又到了六一,讓我們又想起了童年、童心。
其實,童心不應該只屬于六一的兒童,應該屬于我們每個人;童心也不應該只在六一被提起,在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都應該保持和擁有。
? ? ? ? ? ? ? ? ? ? ? ? ? ? 童心是好奇心
兒子今年5歲,看到墻角一個小蜘蛛,能盯著看很久,也能好奇地對我問出很多問題來:(1)小蜘蛛的怎么織網的呢?? (2)小蜘蛛是怎么吐絲的呢?(3)小蜘蛛的家在哪兒呢?它的床在哪兒呢? (4)小蜘蛛的爸爸媽媽在哪兒呢?(5)小蜘蛛的網是怎么粘住蚊子的呢?.......一連串的問題,有時候我回答起來也只能吞吞吐吐。看著他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和稚嫩的小腦袋,我總是耐心的陪他回答所有問題。不過很多時候,大人都沒有耐心解答孩子的這些問題,其實,當大人們能夠俯下身子,去耐心仔細傾聽孩子稚嫩的聲音,你們會發現這些簡單、幼稚、給大人帶來麻煩的聲音背后其實是多么寶貴的一顆心—-童心。
在我看來,童心是一雙好奇的眼睛,對萬事萬物都有無窮的新鮮感、神秘感、好奇心,都有無窮無盡的問題等著去詢問和求解。
可如今,隨著我們長大,我們的眼睛已經渾濁,思維已經鈍化,精神也逐漸麻木,早已經習慣周圍的世界,看不到任何新鮮有趣的東西了,不會感受這世界的新奇了,再也不會對這世間萬物發問了。
這是一個童心丟失的時代,孩子們眼中五彩斑斕的世界,在我們成年人眼里竟然是暗淡的。究其原因,是我們童心的迷失。
周國平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哲學家。如果你有心記錄孩子童年階段的每一句話,然后仔細品味,會發現那是一本哲學語錄。從這個意義上說,童心就是哲學的火種。
從現在開始,我們用孩子一樣好奇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孩子一樣好奇的心去探索世界,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 ? ? ? ? ? ? ? ? ? 童心是天真、純真、快樂的心
我喜歡和孩子一起,一起說話,一起游戲,有時候他的一句話能讓我思考很多。
小區單元門進門廳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個小蜘蛛網,兒子連續幾天每次進出都要去那個角落看看小蜘蛛在不在那里。每次我帶他過去看蜘蛛,他都要提醒我:“爸爸,你慢點,不要弄破蜘蛛網了,他要織很久的;不要踩到小蜘蛛了,不然他會疼的......”過了幾天,他再拉我去看小蜘蛛的時候,發現蜘蛛網和小蜘蛛都不見了,他問我什么原因,我告訴可能是被物業的阿姨打掃了,他竟然眼淚出來了,我只好告訴他,小蜘蛛去別的地方做了一個新家,還會織網的......
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純真、快樂的心,這是最美的童心。
他們童言無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和誰說就和誰說,在他們眼里沒有好人、壞人,沒有領導、下屬,沒有任何掩飾。
可如今,我們學會了掩飾、客套、防衛,學會了見機行事,學會了溜須拍馬,學會了強顏歡笑,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戴著面具生活,覺得自己都不是自己了。
現在像孩子一樣做到完全的天真、純真已經不太可能了,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卸掉面具,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學會拒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們一定會輕松很多,也一定會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 ? ? ? ? ? ? ? ? ? ? 童心是樸素簡單的心
在兒子眼中,高興就笑,不高興就哭,餓了就吃東西,渴了就喝水,熱就說熱,冷就說冷,累了就歇,困了就睡,非常簡單。
在孩子眼里,看見就是看見,沒看見就是沒看見,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也非常簡單。
在幼兒園,老師告訴小孩子:“好東西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孩子就能記得很牢,并且真的有好東西的時候就分享。這些都是樸素簡單的快樂。
要過馬路時,我牽著兒子的小手,紅綠燈突然變到了紅燈,看到前面很多人跑著搶過馬路,我打算牽著他飛奔過去,兒子一把拉住我,用小大人的口氣說:“爸爸,現在是紅燈,不能走”,我不由停住腳步。這也是孩子簡單樸素的童心—遵守規則。
如今,這世界越來越現代化,科技越來越進步,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教育文化水平越來越高的人卻在犯一些在孩子看來也低級的錯誤——在各種場合,不遵守規則,違反最簡單的、連孩子都知道的一些紀律。
大道至簡。我們每個人應該學會像孩子一樣擁有樸素簡單的心,過樸素簡單地生活,遵守最樸素簡單的規則,享受樸素簡單的快樂。這樣的人生一樣精彩。
? ? ? ? ? ? ? ? ? ? ? ? 不忘“童”心 方得始終
? 你還保持著一顆童心嗎?我們可以捫心自問。
? 其實,童心、童真、童趣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少了一顆發現的心。
《圣經》中這樣寫道:你們如果不回轉,變成小孩的樣子,就一定不得進入天國。
孟老夫子講到: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擁有童心,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擁有童心,才能智慧優雅地享受人生的每個當下。
我衷心希望各位朋友: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有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