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寫作這件事兒,最開始的時候甭提多討厭了。因為學生時代寫作的定義通常就是指平時布置的隨筆和考試里的命題作文,面對這些我通常都覺得無話可說。
但是,私下里,我喜歡寫誰都看不見的日記,并且總是欲罷不能,那些雨季里的心事藏滿了一個抽屜。那時,我唯恐以后忘記,無論白天學習有多忙,晚自習回到家都會趴在床上,一點一滴把那些值得紀念的事兒都寫下來。雖然前者才是以前衡量寫作水平的標準,后者怎么改編也難登大雅之堂,但是我現在對寫作的熱愛,基本都歸功于那些不見天日的日記吧。所以姑且讓我把后者也稱為寫作吧。
前幾日和朋友也聊到寫作的事,他表示對寫作也感興趣,但是也僅止于感興趣的程度。很多事兒都是這樣,我們感興趣,卻沒有邁出學習它的那一步。我鼓勵他也開始記錄生活,他卻同我說,自己的文章別人一定不愛看,沒有發表的價值。但我卻有不同看法。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寫作的初衷絕不是分享,更談不上發表,我寫很多東西只是因為身體需要:如果今天不記錄下這些,我恐怕睡不著覺。傾訴欲或許稱不上創作才華,但在無人傾訴的夜,它常常折磨我,使我無法平靜。讓我知道,我必須寫下來,換一個好睡眠。
隨著年歲漸長,這樣無法控制情緒的時刻逐漸減少了。但是我仍然熱愛寫作,并且試圖分享一些除了身體需要之外堅持寫作的原因。
首先,寫作可以幫我們理清混亂的思緒和信息。當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社交網絡給了我們學習任何東西的可能性。然而當我們每天被動地吸收了很多信息,并且享受著自以為學習了很多東西的成就感時,其實我們只是完成了信息輸入而已,離真的學習到什么還有一段距離。說不定連充當談資時,我們都無法運用自如。以前看過一個觀點,深以為然:社交網絡不等于閱讀,閱讀不等于學習,學習不等于生產,生產不等于影響力。雖然有人可能并不追求影響力,但我相信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時間是無用功。寫作是一種有邏輯要求的輸出,當我們準備寫一些什么的時候,大腦會被迫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消化,否則無法成文。
其次,寫作可以加強我們的記憶。回首過去的歲月,如夢如幻,對誰都是一樣,那么地不真切。但是曾經通過日記記錄下的生活點滴,卻分明記得清楚些。如果那些寫下的事是火把,最后留在生命的很多記憶就是這火把周圍的光,沒有這些火把,就沒有這些光了,拿什么照亮我們的暮年呢。也許就連記憶都是不可靠的,可留下的文字卻可以給別人一個可供猜測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人并不想太記得從前,但是我更傾向于相信看清楚來路,去路才能走得穩當些。
再者,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的鍛煉在表達時至關重要,任何事基本都靠反復練習而熟練。邏輯思維方式也一樣。從開始嘗試有條理地說事兒,堅持下去慢慢就會變成一種表達習慣。而寫作可以視作是口頭表達的沉默練兵。而良好的表達能力在生活方方面面都裨益良多。
最后,我認為寫作表達了我們的思維,而思維決定了我們做事的方法。當我們想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寫下來,分析問題原因,處理自己已知的信息,羅列自己可以做出的努力,會讓我們在行動上更具有條理,也更有信心。從這點上看,寫作也有實用價值。所以哪怕它從來沒有發表的機會,也可以視作一個重要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