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列前行的火車,不管我們愿不愿意,終將到達一個站臺,這個站臺叫“大叔”。到站下車的人個個頂著個大肚子,頭頂微禿,皺紋微顯,肩上看著兩包沉甸甸的行李,抽著煙,甩著手,大步走向出站口,我想這是大部分中年人、叔輩給人留下的印象吧。可能許多年輕的人看了覺得好笑,但其實我們終將到達這個站臺,被人稱為“大叔”,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
-01-
40歲了,你對生命產生恐懼了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開始關注生命、害怕死亡。害怕是因為肩上有太多的責任沒有放下,放下了我就可以向像《白鹿原》里的白嘉軒一樣坦然面對死亡。
也許對于生命的震顫,源于那年流行的一張A4紙張。當我們把生命中的每一年刻畫在一張紙上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的生命那么渺小、那么無力、那么短暫、那么單一。
所以,我對40歲有一種恐懼,這種恐懼源于心底的最底層,這種恐懼讓我不安!
一段時間里,身邊的親人一個個地老去,一起帶走的是熟悉的聲音、容貌和味道,回憶的味道。身邊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不熟悉的,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告別這個美麗的世界,他們的生命刻度停在40歲左右!
但是今年拍攝錄像需要,我有幸遇到一位豁達、值得尊敬的老人。
他在臨死前寫了首詩,他說:“人的一生就是來地球旅行,死去,只是告別地球換個星球繼續旅行……“
他走了,捐獻了他的所有,包括肉體。他的豁達,一度讓我淚流。我們這樣地來,又這樣地去。
還有幾年就到40歲了,30歲的時候,我沒有恐慌,那時候一門心思地工作、生活,不覺疲累,也無所謂時光的流逝。許多年過去,再回頭的時候,才發現30歲已經過去好幾年。
時光當真是不經過呀!
-02-
40歲了,你學會自我控制了嗎?
30歲的時候,我看著別人隆起的肚子笑個不停,我甚至嘗試著去摸一下“大叔”的感覺,但現在我也有了。
有人說,男人發福從肚子開始,女人發福從小腿開始,我信以為真。
對肚子的放縱是發福的根本,年輕的時候肚子里鎖著一股氣,這股氣在,肚子就不會輕易隆起。
看著日漸隆起的肚子,我告訴自己“少吃點、多鍛煉”,但又有幾次控制得住呢,正如網上說的那樣:“活該你發福!”。
但是,我還是控制不住,甚至說不想去控制。
因為媳婦說:“老公,你可勁吃,我喜歡變丑的你。因為變丑了,別人就搶不走你了。”
所以,我變丑了,肚子變大了,有時我覺得挺驕傲,因為沒有女人喜歡我了,媳婦就安全了。
關于“”連肚子都控制不住,怎么控制你的人生”這個問題,我給自己的回答是,我的人生我自己控制,肚子大小由老婆控制,能夠給愛人以安全感何樂而不為呢。
-03-
40歲了,你肩上的擔子一樣沉重嗎?
過了30歲,特別是對很多還沒干出成就的人來說,多少會有恐慌,因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了,可以說話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我的擔子沉重嗎?也很沉重。
我經常給家人說,30歲之前,我為自己活,30歲之后,我為你們活,你們活好了,我的使命就達到了。
但是很多時候沉重的不只是肩膀,還有腦袋,還有雙腿。
腦袋的沉重是源于周圍的聲音,你想聽的、不想聽的,它們都要順風而入,雙腿的沉重是源于不懂得休息,我們以為就這樣一直走下去、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終點。
但其實我們錯了,肩上擔子重的時候,我們不煩停下來歇一歇,喝口水也好。
我經常熬夜看書、學習,愛人說我不希望你壓力那么大,那么大歲數了那么拼干嘛?
其實,我想說的是,知識在無形中是給我們減負,而不是增加負擔。
-04-
40歲了,你學會丟掉和放棄了嗎?
我是個守舊的人,抽煙只抽一個牌子,聽歌只聽一類歌甚至好幾年只聽一個人的歌。
我丟不下許多東西,丟不下小學的圖書,丟不下中學時的文具盒,丟不下大學時的挎包,丟不下有意義沒有意義的許多東西。
愛人總是慫恿我丟棄,說要那么多垃圾干嘛?
但其實,就好像它們在,就證明我就在過一樣,這是存在的意義而不是懷舊的意義。
終于,在一次搬家的時候,我下定決心丟棄他們,我真的丟棄了他們。
相反,丟棄后我竟然感覺輕松很多,原來我不是放不下,我是怕丟了它們就丟了自己。
其實更好的東西都在我們還沒走完的路上,只要我們心存希望,過去的留點回憶也好,但不要讓過去的包袱填滿你的皮箱。
-05-
40歲了,你還是爸媽眼里的孩子嗎?
雖然快40歲了,但不知道為什么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
真正的轉變是在那年孩子出生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哦,我當爸了”。
后來,在孩子的撫養中,我才漸漸感受到原來當爸的感覺是這樣地。
但我在爸媽的眼里,其實我什么時候都沒長大,即時我有了孩子、甚至孫子。
他們叫著我的小名、煮著我愛吃的東西,談著我小時候的故事。
我知道在他們心里,我其實永遠都沒有長大,永遠不懂得天冷加衣、不懂得晚上蓋被、不懂得洗衣做飯、不懂得照顧兒女。
其實我們都懂得,只是爸媽不愿意去懂,覺得沒必要去懂。
懂不懂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長大了,學會責任和擔當。
爸媽愿意我們當小孩,我們就試著去當好爸媽的孩子。
-06-
40歲了,那么多人陪我們一起老去……
我其實挺怕看娛樂新聞的,因為不經意間我總是感覺他們怎么老得那么快。
周星馳老了,看不到他主演的電影了,鄭伊健老了,再演古惑仔也不會去看了,劉德華老了,看不到那張沒有皺紋帥帥的臉了。
其實,我知道,自己只是看習慣了。
有老的感覺,應該是從身邊親人開始的。
記得有一年,因為工作,好長時間沒回去。回去的時候,感覺父母、婆姨、叔舅臉上多了好多皺紋,白頭發也多了好多,突然一陣心酸。
我知道他們老了,我也知道自己離老也不遠了,時間走得越遠,我們就老得越快。
我們不能像年輕時在足球上那么狂野,不能像上學時在電腦桌上那么熬夜,不能像二三十歲時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體檢表上,這兩年的不合格項目劇增,朋友圈里,許多朋友變得“面目全非”,曾經的美女帥哥和溢出的膠原蛋白全都沒了。
但所幸,老了,我們學會自制,老了,我們一起老去。
老了,就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我們才能優雅地老去。
網絡上,報刊上一直稱我們為“80后”,是的,我們是“80后”。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80后”一樣地年輕,但其實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給與每個人的都是一樣,不會多一秒、不會少一秒,不會快一點、不會慢一點。
我不愿寫雞湯文,但真的有點雞湯,那就雞湯吧。
最后,如果40歲了,請別叫我大叔可好?叫“小叔”我也挺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