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日弟弟安排父母去東三省旅游,昨天父親來鄭。
下午從車間抽空出來,打電話問父親是否到達時,父親說到我一個沒用的手機,母親搶過電話再解釋才知道父親也想用上智能機,知道我有一部閑置的手機就要我晚上去的時候帶過去。
于是,晚上去看望他們時我就給父親帶過去了。結果父親看到手機后的第一反應是拿著弟弟打下來給母親那款手機做對比。說母親用的手機比我的這個大,款式好看,拿著有質感。父親雖然不會用智能機,但是很識貨,母親的那款手機當時弟弟買的時候3000多,而我拿過去那款1000不到。
于是乎,父母兩人因為手機的使用問題開始爭執:父親堅持要用母親那個,母親不同意換。母親不同意的原因是剛學會用她現在的手機,再換又不會了,還要重新學。并給父親支招,說兩個手機不同的地方在于她的比父親的多個手機殼。
針對他們的爭執,我保持了沉默, 父親坐在我左側方研究兩個手機的不同,母親站在我右側方緊張的想各種招保護好她的手機不被父親搶。我坐在中間,認真的吃著雪糕,如果吃慢了會化掉,化下來的雪糕汁留在身上粘粘的不舒服,那一刻,身處硝煙中的我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想到的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快點把雪糕吃完。
當我把雪糕吃完的時候,父母終于達成了協議:父親妥協,不換手機;但是堅持現在立刻馬上出去買手機殼。我拿了張茶幾上的紙巾擦了擦粘著雪糕殘渣的嘴,立刻站起來準備帶父親去。
結果本來在臥室休息的弟妹聽不下去了,帶著疲憊的孕體出來說這附近沒有賣手機配件的,這么晚我們去哪里買?(后來才知道弟妹餓壞了,但沒好意思說,本來等吃飯,結果飯做好我們卻要出去買手機殼,沒招了,人家只好說太餓了)
母親也抗議,說弟弟馬上就回來了,明天買也行,我頗有深意的看了母親一眼,老兩口吵一輩子真的不是沒理由,父親什么脾氣,母親是知道的,他說要做的事情必須立刻馬上做,她知道卻要試圖改變,難怪整天爭吵。活了一輩子,兩個人都沒活明白,或者不需要明白,他們要的就是我贏你輸,關于家庭和諧并不是他們內心需要的。
父親的需求很好滿足,不就是帶他出去買個手機殼?本來他想用母親那個,如果母親同意換了大家都相安無事,可惜母親堅決不同意。退而求其次,讓父親擁有一個手機殼,馬上滿足他,會讓他心里滿足一些。很簡單的事情,而母親又覺得沒必要。
當然,這沒有誰對誰錯, 大家都站在自己立場說話。我看時間,弟弟還在倒地鐵,離到家還有一段時間,我們買回來也許和弟弟到家時間差不多。如果不買,弟弟回來之前就是爭吵,爭吵和爭吵。
我起身,叫上父親,帶上兒子和小堂妹一起出門去買。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滿足了父親,也能讓這個家暫時安靜一會兒,弟妹懷有身孕,我剛到的時候她說今天忙了一天,挺累的,一直在臥室躺著休息。我很清楚弟妹的不適,來一家子和她關系不大的人,她最愛的人還在下班的路上奔波。如果這一家子人再吵得跟一鍋粥一樣,真的讓她很鬧心。
為了防止多走彎路,這次我張了記性,先發微信問弟弟哪里有賣手機配件的,弟弟告訴我附近一個商場一樓有,接著說可以網上買,等父母回來就可以用上了,我說怎么能等到他們回來;弟弟又說那明天買,我說也不可能,沒有參與到現場的弟弟此刻大概忘了父親的急脾氣了。
我們到了商場一問才知道一樓的是手機專賣店沒有父親這款手機相匹配的手機殼,我本來準備起身就走,父親卻一直問服務員哪里還有這樣的店,這種同行相克的問題,店員大概猶豫是回答還是不回答,但是父親堅決的態度影響了他們,當他們回憶起周圍真的沒有的時候,在父親的追問下他們想起來這個商場的二樓就有一家手機配件店。
我們上了二樓,果真有一家。也剛好有我們想要的手機殼,服務員問是誰用手機,我說是老人用,于是服務員很努力的把外面卡通版、淑女版、高貴版一一拿出,翻著里面是否有穩重的、顏色深沉的款式,她一邊找一邊嘆氣,唯恐這單生意黃了,因為她家店里的殼一眼看過,都是針對年輕人的。當我看到她要將一款大紅色手機殼擱置一邊時,眼疾手快的拿出來告訴她如果這個配套就不用再找了。
她看著那個大紅手機殼很有職業道德的看了一眼父親再看一眼手機殼,我說放心吧,就這款了,我家老人時尚,喜歡亮色。她反應迅速的站起身:“那好,拆開裝上看能不能用。”接著邊試裝邊夸父親是“趕時尚的大叔?!?/p>
而父親看到大紅色的外殼,也很是滿意。當手上拿到裝了外殼的手機后,摸著那個質感還不錯的外殼,更滿意了。
父親雖然滿足了擁有手機殼的要求,但是對母親沒有跟他換手機一直耿耿于懷。兩人在吃飯后繼續爭吵。
本就累到極點的我有些撐不住了,看時間差不多了,便起身離開。
我們走后,弟弟要照顧弟妹,就留兩個老人自己慢慢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