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難得休息。
樓下,吵吵鬧鬧。
物業、業委會、居民,展開激烈的辯論。
垃圾分類如火如荼,大多數人都想方便,都想把垃圾分類點安排得近點,但是都堅決反對放自己家門口,反對離自己家太近。放隔壁鄰居家門口最好不過。
25號幾位中年婦女叫得最兇,號稱60米外的垃圾點太遠,扔垃圾極其不方便,要在離她們家20多米的20號門前設置垃圾點。
20號的居民同仇敵愾,一致表示:“我們不嫌路遠,再遠我們都愿意走過去扔,誰嫌路遠,就把垃圾桶放誰家門口。”
那幾位滿嘴跑火車的中年悍婦像吃了蒼蠅一樣,生怕偷雞不成蝕把米,灰頭土臉地溜走了,再也沒敢露出半邊臉來。
垃圾分類,是件好事。
想把好事辦好,很難。
小區中央景觀通道附近的垃圾點,污水橫流,蚊蠅滋生,臭氣熏天,一樓的居民、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擾。有了這樣的先例,后續的垃圾分類點的設置難上加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垃圾分類,沒有配套方案,沒有獎懲措施,只靠居民自覺,很難達到預期。
為了個人方便,垃圾不分類、隨手亂扔的現象反復出現。分類垃圾點就在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也懶得走那幾步路,他們家是否真的有皇位需要繼承,一刻也不能走開。
自從垃圾分類開始后,好戲連臺。
上午,樓下傳來了刺耳的電鉆聲,不一會,又傳來了吵吵鬧鬧的聲音。
我不喜歡看戲,可是,我喜歡看那些演戲的人。
隔壁是個小廣場,有人晾曬衣服,有人孩子玩耍,有大人發呆,可是,這馬上就變成垃圾場了。
工人挖掉綠化,毀壞水泥臺階,準備建個坡道,方便垃圾桶上下。
一男一女,聲嘶力竭,聯手對付施工方。
讓工人立即馬上停止施工,讓物業經理立馬到現場。
男人:這路本來夠兩個人走的,現在鏟了一半,還怎么有人,你們應該這樣……。
女人:誰同意你們這么干了,破壞道路,你們應該這樣……
兩個人大道理都講得很好,都是道德模范。
男人號稱:垃圾分類我雙手贊成,垃圾桶放哪我都沒意見,可是你不能破壞道路。你放我們家樓下,我也沒意見。
可是,他不住一樓,不需要他有意見。一樓的住戶自然會反對。
那個厲害女人叨叨了半天,我也明白了,她就是想垃圾桶離她們家遠點。窄窄的一條小路,垃圾桶放路左邊,怎么放都行,放路右邊,怎么放都不行。
夏天來了,垃圾危害更大。只要想辦法,總能治理好。
可是,垃圾人,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