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把我入“飯團”,加入“小灶群”以及每日寫“晨讀感悟”的事情告訴我一朋友,他立馬說,“天天喝雞湯,你不膩嗎?”事后,我曾認真得想了想:我真的是每日給自己灌雞湯嗎?答案是:錯!他只get到事物的皮毛,卻沒有觸摸到我所了解的內在!
首先,我不是喝雞湯,
我只是通過“飯團”和“小灶群”實現低成本進入“正能量人際圈”!
對于李白、對于莎士比亞、對于馬云、對于比爾蓋茨……他們是坐在神壇上的人,他們的輝煌成功會督促你努力學習、上進嗎?沒有!因為他們過于遙遠所以顯得很虛無。
而加入“飯團”和“小灶群”,這里各行各業的精英匯聚一堂。他們中有培訓機構的中高層、有考取飛行駕駛證的寶媽、有留學海外的高材生、有中國高等學府的博士……而更多的是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十分出色,并且不斷尋求上進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現實交際圈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個緯度里擁有這么多跨行業的優秀好友,但是“飯團”和“小灶群”做到了!天天在“優秀、尋求精進”的朋友圈里泡著,我感謝他們為我營造的正能量氛圍!
其次,我不是喝雞湯,
我是通過“飯團”和“小灶群”了解人生的多種可能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平淡的生活著。如果說生活的新鮮感,更多的是源自于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哦,對了,還有那些不斷跳出來的新聞,也在告訴我們,別人正在經歷著些什么!
而加入“飯團”和“小灶群”,我了解到:有位自律達人,一個月減肥20斤;有位在校學生,屢次創業成功,目前自己的甜品店即將隆重開業;有位寶媽,孩子很小,卻不遠萬里去藏區支教;有位美食家,不僅在圈子里分享美食制作方法,更能讓廣大群友有福品嘗;有位畫家,每天一幅美畫被我收藏當做背景,為我每日帶來愉悅心情……如此優秀的特質,幾乎在每位群友身上都能看到。因為同是心中向陽、追求幸福的人,所以我們因為這一契合的目標而相遇,聚在了一起!從此,我不再輕易對自己的想法說“NO,不可能”。因為這個“飯團”和“小灶群”里,已早早有人,通過實踐,將我那些“天馬行空”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最后,我不是喝雞湯,
我是通過“飯團”和“小灶群”了解到很多的“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知不覺比別人落后很多。其實,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學習英語不混沌,也有規律可循!
高三以前,我的英文極差。因為學習語文沒有章法,但是成績還不錯;我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學習英文同樣靠天賦。因為認定我沒有英語細胞,因此,對于自己“羞于見人”的英文我覺得再無任何提升的可能。直到高三,我換了一位英文老師,他在黑板上給我們寫下滿屏的筆記,我們只需牢記、理解,并像數學公式那樣加以運用即可。按照他的做法,讓我混沌不清的英語學習漸漸變得明朗化,
用“撥開迷霧見云天”的說法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記憶力靠天生,更靠后天“修煉”!
我以為記憶力靠天生,感覺這是老天對我的小殘忍。高考前夕曾向父母求助,他們也只是買一堆的補腦品給我吃,以求能從內提升記憶力!但是加入了“飯團”,我了解到,原來,記憶力除了“內養”,還有“外在修煉”一說,而后者更為可靠,比如:你可以通過晚間回憶提升記憶力;你可以發掘自己的有效感官,讓它幫助您加深記憶刻;你可以通過背誦古詩詞、間歇性復習來訓練記憶力……
人人都渴望成功!《歡樂頌》里面的邱瑩瑩是抱著《成功學》大聲朗讀,給自己打雞血!而我,是加入了一個卓越、精進的陣營,追循大家的腳步,一步步穩扎穩打的修煉內功,不停奮進向前!加入飯團,我知道了未來是知識經濟時代;我知道了世界正在獎勵會學習的人;我知道了如何對抗工作和生活中的拖延癥;我知道了如何去快速掌握一門新知識,提升自己的學習力……與這些各領域的“牛人”們在一起,我也為自己定下了90分的目標,也許,最終,我只能達到75分,離目標甚遠!但是我還是一萬個感謝,感謝飯團和小灶群,因為,如若未接觸到她們,我聽天由命、順其自然的人生將永遠只是60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