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歡迎來到碟形世界。”
? ? ? ? 第一眼書腰的推薦語實在是不討喜,讓人覺得未免有些狂妄,艷壓其他作品絕不是什么好的宣傳。但是看完整部書卻足足令我思考了好幾日,此書既非魔幻,更非童話。
? ? ? ? 這本書讓我想到之前在網上走紅的復旦大學陳果老師,她曾經作客央視發表的演講《你好,好奇心》。演講中她提出的幾個關于小孩子和大人之間的對比不同令人汗顏。小孩子對路邊的狗狗發出憐憫,小孩子會問爸爸媽媽為什么那個小孩子不能去上學,小孩子會為了大自然的一切感到歡欣雀躍。“因為世界對于小孩子來說是有趣的,對于大人來說是有用的。”
? ? ? ? ? 捫心自問,什么時候那個小孩子的我們長大了?有沒有注意過童年的我們消失了,你有沒有懷念過他?或者你將之美其名曰成熟。
1、男孩挑戰連市長都畏懼的魔笛手時,底下的群眾發出了嗡嗡聲“他們更依賴于生活的經驗,那就是如果一個正直的小人物挑戰邪惡的大人物,這個小人物就會成為架子上的烤面包,快得很。”、“所有的人都喜歡習以為常的事,不喜歡看見常態的事情改變。”嗡嗡聲表明:“在希望不引起不暢快的前提下,考慮每一個人的觀點,總體權衡,一切平等。”
? ? ? ? 老子曰:“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自然而然是大人的常態,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好像都變的很合理。也從來不會提出為什么,因為經驗就是這樣。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以前,蘋果都是落在地上的,只有牛頓提出了為什么。
? ? 為什么?為什么小人物勝不了大人物?為什么大人覺得不合理卻不站出來,還希望小男孩也別站出來呢?每個大人明知男孩挑戰魔笛手不公平,卻又不敢站出來發聲,只能發出嗡嗡聲,表示弱弱的抗議,稍一呵斥就會安靜,就像《驢得水》中的周鐵男。這又是為什么?大人們的真理是什么呢?
2、“一只勇敢的,能思考的老鼠可以。但是一群老鼠就是烏合之眾。”
? ? ? ? 這不僅僅是老鼠,更是說城中的大人們。沒有親眼見過魔笛手的事跡,憑借魔笛手放出的謠言,以訛傳訛將魔笛手神話。對于魔笛手的欺凌霸道不敢怒更不敢言。還要被他們看為無用、癲狂的兩個小孩子,一群老鼠和一只貓解救。大人什么時候變成烏合之眾的?烏合之眾最大的特點就是盲從且無法控制。
3、做一個被遺棄的孤兒挺好的。畢竟,王子只能成為國王,但是一個神秘的孤兒能成為任何人。
? ? ? ? 王子or孤兒?曾經不是問題的問題,在碟形世界變成了問題。
3、“要是你不把自己的生活變成故事,你就變成了別人故事的一部分。”、“無論何時何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就是個普通人,我過我的日子,盡我的努力。”
? ? ? ? 大人會在意很多事情,他人的看法,自己的人設。市長竭力維護自己的市長形象,對于女兒的童話故事嗤之以鼻。老鼠的頭領時刻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小老鼠知道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努力過好普通的生活,這也是一種不普通。
? ? ? ? 童話的好處就是一切“不合理”皆“合理”,在碟形世界,正義可以戰勝邪惡,小人物可以戰勝大人物,孤兒可以比王子更令人向往,人人可以活成自己的故事。
? ? ? ? 碟形世界好像一面鏡子,一面讀一面照現實世界,用它的“合理“照出來“不合理”,照出每個人是大人還是小孩子?讀者當下的觸動又可以持續多久呢?大人能否再次變回小孩子呢?用作者的最后一句話回答了我們:
? ? “有一些人的思想用斧子劈也改不過來。然而有一些人覺得世界不同了。這一切并不完美,但是生效了。故事的真諦就在于得抓住持久的東西。”
? ? ? ? 看吧,特里·普拉切特老先生他都預見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