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朗讀者》節目,作家麥家講述他與兒子的故事,讓我感受頗深,他說:“兒子的叛逆,時間太長,但是我沒有放棄,因為我也曾經是一個很叛逆的人,曾經與父親好長時間不交流?!鄙钪泻枚鄷r候,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折射出家庭的晴暖。
我一個親戚,他四十多歲了,他和他的父親常常不能溝通,他總是說他的父親在找他的事,讓他不舒服,他們兩個幾乎就不能說話,一說就是吵架的姿態,所以他父親的飯都是妻子給端。
父親生病了,他也很著急,急著給父親看病,但是很少走到父親身邊去說說話。
他的知心朋友勸他不要這樣,這樣會影響孩子。他自信的笑著說不會成為那樣,他對兒子充滿了期待,他出車禍碰傷腿的時候,他不停地喊孩子的名字,可以說孩子在他心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但是,他的孩子20歲了,也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狀況:他在家,孩子總是伺機逃出去;他不在家,兒子才在家里玩一會,孩子和他之間總是不說話。
人們行為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孩子,這就是家風家教。如果你不愛你的親人,不要過多的奢望孩子能夠多愛你。
幾年前的一天,電話鈴響了:“喂,你現在忙不忙?如果不忙來我家一下吧?!狈畔码娫挻掖亿s往朋友家,我知道如果不是很著急,她不會打電話。
當我走到她家的時候,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7、8歲的孩子,蹬蹬蹬的從一個臥室跑到另一個臥室,臥室里的衣服都被摔在屋子地下,她在床上跳著,使勁的踏著床,邊踏邊喊:“媽媽不是個好媽媽,你在家我的日子就沒法過了,你是個壞媽媽?!迸笥艳糇『⒆邮箘糯?,我趕緊走過去拉住朋友。”朋友說:“你說我整天管她吃,管她喝,到最后,我成了壞媽媽,我不好,我哪不好了?”朋友的眼淚流出來了。孩子使勁的哭著喊:“你就是不好,你總是訓我,我不高興?!迸笥训哪樁細獍琢耍野雅笥牙鰜?,勸朋友……
后來,我想朋友常常說這日子沒法過了,所以幾歲的孩子口中的話是家人的語言呀。因為朋友是做生意的,麻煩事比較多,她在家里常常給孩子大人訓話,訓的時候語言很犀利,而且常常發脾氣,發起脾氣誰也不能違逆,小孩子脾氣就這樣形成了。
后來我常常勸她,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孩子的表達方式是大人潛移默化影響的。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好孩子,大人首先要改變自己,這是不變的真理。
現在孩子上了初中,朋友說女兒現在幾乎不理她,而且不讓朋友進她的臥室,朋友說話,一說就吵架。我想她的孩子應該是進入了叛逆期,沒想到叛逆這么厲害。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害怕女兒談戀愛,因此常常讓丈夫跟蹤女兒,查看女兒是不是這樣。這也就是孩子不交流的根源了吧,大人不恰當的愛,堵塞了孩子與家長的溝通,讓孩子擋住了最后渠道,要想打開這條通道,真是太難了。
大人要給孩子自由和充分的信任,無論何時,要讓孩子明白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朋友很痛苦,我想孩子也很痛苦,沒有了信任,沒有了愛,孩子的世界也很冰冷。
外人說朋友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因為別人看到了朋友家豪華的房子和高級轎車,但是沒有看到孩子心靈的孤獨和苦楚。
你給孩子怎樣的態度,孩子長大后就會以怎樣的方式回報你。
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里你會發現你自己。
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會以你的方式回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