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波逐流,陪侄子去看了《西游伏妖篇》,雖然有周星馳的光環在,但對電影本身沒有太大興趣,實在還是因為我太喜歡孫悟空這個形象了,兀那猴子,著實可愛!
? ? 兒時看的《西游記》,印象太過深刻,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真是無人可超越。但我總是覺得這一版的孫悟空少了一些傲氣和狂氣,后來去翻原著,了解了猴子的前世今生,才越發覺得這猴子真的是太可愛了!
? ?天地生我,天縱奇才,天賦異稟,你奈我何?石猴乃天地精華孕育而出,闖水簾洞,自立為王,遇明師,習得高強本領,結交各界朋友,妖魔鬼怪,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然,高高在上的神,卻不允許世間有這樣自由的靈魂,所以,才有了招安和屈辱的弼馬溫!才有了一戰成名的大鬧天宮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就是這股子狂勁讓人折服!
? ? 猴子不是人,對神或仙沒有與生俱來的畏懼,任你多少天兵天將,任你各種法器神力,任你刀山火海……猴子也不是神仙,這樣的狂傲不馴驚嚇住了高高在上的神,于是,佛出現了。猴子畢竟資歷尚淺,文化學識不夠深厚,或者說,猴子需要這樣一番磨難來完善自己。所以,五行山下,猴子被壓,是劫也是渡,更是悟。
? ? 佛許諾,只待有緣人!其實我覺得,這是個天大的圈套罷了。所謂有緣人,其實就是揭了那一紙偈語許了猴子自由肉身的唐朝長老,這個修行,其實就是他要靠自己用腳步去丈量這十萬八千里路,用身體和心去抗住這一路的艱辛和兇險,用這一顆熱血又赤誠的心去呵護那肉體凡胎的師傅!
? ? 猴子是重情重義的,西行之路上,伏妖降魔的是他,化緣乞食的是他,探路試險的也是他;兇險艱難,他從不懼,美色誘惑,他從不顧,風餐露宿,他從不怨;師傅有難,他總是一馬當先,師兄弟們,他總是多加眷顧,對神或仙,他不見得多敬,對三教九流的各路好妖,他卻是客氣有加。就是這么一只任情任性的猴子,真是讓人喜愛!
? ? 原著中的一個情節我特別喜歡,就是真假美猴王。其實,我覺得作者這里并沒有要寫一個妖猴,這個六耳彌猴,其實應該就是孫悟空自己。這也就是“心猿”這個詞的由來,心猿就是心魔,就是孫悟空在被唐僧誤解驅逐,被師兄弟們嫉妒之后產生的。滿腔熱血的背后,也會有滿腔的不甘,心魔由此產生。所以,無論是唐僧師徒還是龍王閻王,誰也分辨不清誰是真的,誰是假的,當然無法分辨,因為沒有假的!心魔只能自己破,在如來面前,孫悟空一棒打死了六耳彌猴,心魔才得以解脫,猴子才得以成長!
? ? 取經成功,猴子也修得真身,獲封斗戰圣佛!這個卻是我不喜歡的結局,所有的英雄,如果得到來自于正規組織得肯定與嘉獎,這個英雄也必定是要孤獨、落寞終生的了,奉在神壇的那只猴子,內心應該是惶惑的吧?
? ? ? 不管怎么說,兀那猴子,著實可愛!中國的所有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沒有誰,能再超越這只猴子——齊天大圣孫悟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