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快消品業務員鋪貨效果不好?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工作,那么在出門之前,應該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出門前準備工作一:帶什么物料
把線路手冊中上次的拜訪步驟翻看一遍,可能有些客戶上次拜訪的時候要求即期品調貨、有的客戶需要發放陳列獎勵或發放返利、有的客戶要換破損,等等。出門前看一看,把該帶的物料帶上。
出門前準備工作二:帶什么貨
如果這個業代今天是開車帶貨拜訪,那么去不同的街道、不同的線路要帶的貨物也不一樣。比如賣日化的去工廠區物流園,車上就要多帶小袋洗衣粉、200毫升瓶裝洗發水和8毫升袋裝洗發水;去市區就要多帶大包裝產品,像1升沐浴露、400毫升洗發水等。
對了,分享最近看的一本實戰銷售書籍《我把一切告訴你》,主人公藍小雨、一介草根,有過負債150萬的慘痛創業經歷,但他苦干加巧干,不僅三年內還清債務,而且個人事業以螺旋式軌跡上升,曾在國內某食品巨頭管控4大部門,手握一個多億廣告費,因而被央視戲稱為“圈內百位最敏感男人之一”。
這本書上午看下午就能用,根本不談出身、學歷、人脈、運氣和詐道,只公布極易上手的思維模式和實操之道,只講述刀刀見血,拳拳見肉,箭箭透靶的商戰真功夫。相傳作者為回饋讀者經常在線上回答各類銷售、創業問題,這是其中的一個群337616507,驗正:風車,沒驗正不給過,有機會還能得到雨總親自回答,有問題的趕緊了!
出門前準備工作三:帶什么工具
今天要簽訂陳列協議,那就要把空白的陳列協議帶上;今天要做生動化模范店,那就要帶上美工刀、膠帶、KT板等生動化工具;今天要推新產品,那就要帶上樣品、新產品專用海報等;今天沒什么特殊工作,就是做正常拜訪,那就把抹布、線路手冊、海報等正常拜訪工具帶上。
出門前準備工作四:準備好今天說什么
今天鋪新品,那就提前把新品的產品介紹、政策介紹、利潤故事、NO.1效應等話術準備好。今天出去鋪貨“買1箱飲料送1個杯子”,可能有的店主會說“你們那個贈品杯子不值錢”,那么你應該 怎么回答店主這個問題,要提前把話術準備好。
出門前準備工作五:準備今天干什么,尋找今天的目標店
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小終端業代一天要拜訪30~50家店。在這些店平均分配拜訪時間的話,顯然不夠聰明。舉例來說,如果業代今天的工作目標是鋪新品和簽訂陳列協議,出門前把客戶檔案卡一張一張翻一遍,尋找目標店,想想哪些店是今天的拜訪重點。
業代出門前把客戶卡翻看一遍,嘴里念叨:“嗯!這個店主要是賣低價產品,新品價格高,沒戲;這個店太小,也沒戲;這個店行!這個店檔次比較高,而且這個店上周我給老板換了一箱破損,他高興得不得了,老板欠我人情呢,估計他能進貨。
這個店就是今天的目標店,立刻把這個店的客戶銷售記錄卡折角做個標記……最后業代今天要跑30家店,線路手冊里有30張客戶卡,其中12張客戶卡折角,這就意味著今天出去在這12家店要多待些時間,這12家店是新品銷售的目標店!
由于新品鋪貨是終端鋪貨的重點與難點,再分享幾個識別可能成為新品鋪貨目標店的小技巧:
☆ 客情好,業代解決過客訴,欠你人情的店。
☆ 公司簽過陳列獎勵、排他性獎勵協議的協議店。
☆ 相對規模大、能吃貨的店。
☆ 同一價格檔次的老產品或者競品賣得好的店。
☆ 店主意識比較好,愿意推新品抓利潤的店。
該店商圈檔次適合消費這個產品的店,比如工廠區、外來打工人口多的地區適合賣低價產品,礦區、商業區、高檔居民區附近適合賣高檔次產品。
特別提示:不要預設銷售立場,要勇于嘗試。出門前尋找目標店,是為了讓業代每天帶著目標出門,拜訪客戶更有針對性。第一輪目標店鋪完之后,你要在剩下的客戶中再篩選第二輪目標店。不要在主觀上輕易下結論,說哪個店不會進新品,就放棄這個客戶,甚至連嘗試推銷都不做,這樣就把自己困住了。目標店要一輪一輪地設定,適合這個產品分銷的終端都要嘗試推銷,在概率中謀求新品銷售的成功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