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用細節戳人,四兩撥千斤,一直是好萊塢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一根木頭棍子把人的身體打暈,一根細針把我的心窩子戳疼。
其次打動我的地方,情節環環相扣,首尾呼應,不浪費鏡頭和每一個人物。像解一道復雜的數學題,題目給的所有條件都完美用上。
最后打動我的地方,是所有的善與惡并無絕對,善惡轉化只在一念之間。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和丑陋,完美如凱撒也在大兒子和妻子被殺之后變身科巴,仇恨占據了他的大腦。
他竟然要孤身一人去報仇,而且還拒絕隊友的幫助,命令毛里斯不要帶上那個患上病毒從頭到尾一直沒有名字但是是她的玩偶附帶的病毒感染了上校并殺死上校的小女孩。
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那個聰明且懂得團結才能強大的凱撒,死了兒子和妻子,就情商嚴重退化。仇恨真是可怕。
電影中凱撒閉眼就看到科巴的畫面不斷上演,一睜眼就是叛徒驢子的丑惡面孔。復仇心切的凱撒戰斗能力堪憂,要不是懂得說一些雞湯,凱撒早就死于非命。
比如,“你還有什么值得拯救?”這是最戳驢子心窩的一句話。在人類互相殘殺時,凱撒中弩,驢子看到人類瘋狂的對猿類進行屠殺,他扛起火炮,一炮拯救了他認可的老大,從而拯救了猿類。
比如,反抗上校利用猿類修筑軍事工事,他看到上校并不給大家食物和水,導致同類體力不支,出現工作失誤從而被示眾懲罰。“不要再打了!”一句怒吼,全猿類振臂高呼,一齊響應。上校感受到了凱撒的領導能力和威望,一直區別對待。甚至還放著朋克的音樂,倒上小酒,把凱撒邀請到自己的內屋里,和凱撒倒苦水。“我兒子感染了病毒,我不得不忍痛割愛,你死個兒子有什么悲傷的,你為什么這么感情用事?”一時間,凱撒并非上校的敵人,他們是惺惺相惜的領袖,他試圖教導凱撒別感情用事,生存面前只有殘忍和果斷。然而,凱撒本集所有的行動源動力就是干掉上校,最后上校竟然死于不能說話的小女孩送給凱撒的布娃娃。
凱撒對上校的復仇最后撲了空,想必這也是影迷吐槽這部不如第一第二部好看的一個重要原因。我特么褲子都脫了,你說不需要脫褲子就能解決問題。
給了上校這么多特寫鏡頭,關鍵時刻,上校特么的弱雞到因為被感染病毒,躲在屋里,看著兒子的照片,垂死掙扎。
凱撒不是之前凱撒,他拯救大家的方式變了,不再是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反而有點像中國的唐僧。他只負責宣揚理念,受苦受難,行動執行靠小伙伴。
所以大家說第三部劇情冗長,大場面好少,凱撒的英雄主義被搶戲。拜托,凱撒最后都安靜祥和地死了,他已經老了,他早已不是那個沖鋒陷陣,一己之力干翻敵人的勇者。
是不是對那個雪崩的畫面印象深刻,但是又離高潮又差點意思,導演把如此經典的高潮戲份拍成了雪崩災難片,你的g點早就被各種場景更震撼的災難片戳過無數次了。
凱撒各種雪崩邊緣的跳躍和飛躍到大樹上,不過是好萊塢動畫技術的又一次精彩呈現。你花了幾十塊錢看這么一個場面平庸的高潮戲,再對比前兩部的精彩紛呈。當好友要去看第三部時,你一句說不清道不明的,也看了,不好看。負責任么你!
最后讓我有所思考的,是影片的終極價值觀。不是復仇,不是拯救,不是慈悲,不是勇敢,不是智慧,不是領袖,是人類在自然面前渺小得什么都不是,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人類,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靈,都是大自然的賜予,按照規律,合理開發,尊重自然,是未來人類在發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要重點考慮問題。全世界所有核彈加起來已經足夠轟炸地球五十次有余,還不夠瘋狂么?七十億人,總有那么幾個希特勒。
當然,最后一抹感動,是凱撒的自然生老病死。吐槽的小伙伴們,不會拍第四部了,凱撒不會讓你再掏腰包了。
凱撒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三個120分鐘足夠讓你記住凱撒,記住這個基因變異聰明異常會說話的大猩猩。那堅毅的眼神,矯健的身手,冷靜的頭腦,騎著馬拿著機關槍瘋狂向人類掃射的畫面,永遠的保留在你腦海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