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仔細拜讀了《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一篇,不敢說有何感悟,只能淺顯的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本篇首先談到了教師的自我再教育問題,當時的教師因種種原因肚子里的墨水已經水土不服了,只能重新再教育自己,接受民主教育。要改變自己或許還不算難,但是要改變在之前氛圍中成長的他人談何容易。所以要想改變,必須剔骨剜肉,才能為新思想提供發育的溫床。
想要再教育,不能自己空談,須有先生。文中提到了兩位先生,第一位是老百姓。所謂民主,即以人民為中心,傾聽人民的心聲。所以人民是最好的老師,唯有和人民打成一片,發現老百姓的問題及困苦,并努力幫他們實現心之所想,才有希望建設民主社會。第二位老師是小孩子。與之相關的另一篇《師范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也談到了這個問題,身為教師,我們必須了解所教的對象,理解小孩子的心理,能和小孩子做朋友,才能做一名適合小孩子的教師,從而發掘孩子們的無窮的潛力和巨大的創造力,這也就是說為什么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息息相關。引用文中的一句話“惟獨肯拜人民與小孩為老師的人,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師,也只有肯拜人民與小孩為老師的,那民主作風才自然而然的獲得了”。
之前考教師時也曾學習到了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當時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即用小孩子口口相傳把知識傳給農民。現在讀到這一篇后才發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口傳知識,重要的是讓小孩子成為民主的小先生。用小孩子的力量來服務社會,不僅傳播了知識,更讓小孩子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力量,引發自豪感,從而用更飽滿的激情去學習新知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簡直妙不可言!那這些優秀的小先生們是不是承擔了國家發展的未來?小學教師要做的就是發現和培養這些人才,利用這些人去發酵從而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民主社會的建設中。等到人民都以為社會就該是如此時,才能說形成了民主社會,才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聯想的現在,我只能說非常有幸生在這樣一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社會下,必須謹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原則與要求,做好一名小孩子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