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是一個從來不做計劃的人,一般是想到什么事就去做什么,完全是根據心情的好壞來處理事情的,沒有對事情有一個具體詳細的規劃,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東一鈀西一鈀的,有時候把事情越做越亂,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完成了多少,或是做到一半就去做別的事情了,發現這樣的效率是極其低下,根本沒有計劃過明天要做的具體事情。昨晚回家反省了下,列出了今天上班要做的事情,以及今天要去學什么,學多少,當我這樣去做的時候,發現也就十來分鐘的事,根本不會感到痛苦或是繁瑣,而且效率也是極其的高效;比如今天,我一到上班,就把昨天列好的小本子拿出來看,看看哪些是要先處理的,然后按著四象限的法則先把我認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先去處理,不與同事閑聊,不發朋友圈和QQ,把所有影響我工作的方式屏蔽掉,就這樣,等到快下班的半小時,所有事情的完成度比預計的時間還要早很多,可是把自己驚訝壞了。我開始帶著耳塞,去聽一些心靈啟發的音頻,給自己的心靈又來了一次清洗。
回到家又迅速地去網上搜索了一下關于寫作技巧,其中有不少作者的幾條,我個人特別贊同,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特地總結如下:
1.盡可能寫多一點:每天都寫,如果可能的話,每天寫幾次。當你寫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即使學習如何寫作和做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日記,寫寫心情,開始的話,最主要的是寫作的這種狀態,而不是一定要求多完美,因為作為一個新寫者來說,是不可能到達這種水平的,這種寫作大家是經過了長年累月的鍛煉。
2.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作者建議帶一本小筆記本,當有想法,或是構思的時候,可以用筆馬上列出來,這樣就有了題材,而不用特地花時間去尋找。而這種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比如下班時,遇到的一件事,或是路上的衣服,以及樹木的變化,這些都是大自然給于的一個素材。
3.集中精神,選個安靜的環境:寫作是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雜的環境或是同時刷著微信,是不可能寫好的,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所以寫作的時候,盡量關掉手機,不與人閑聊,作者還建議,可以給自己一點點柔和的音樂來舒緩一下心情;當我這樣去做的話,發現挺有效果的,不會被一點點外雜的聲音所干擾。
4.簡明扼要:之前也看過很多人的公眾號,挺喜歡閱讀的,不僅是排版美觀,最重要的是沒有冗長的廢話,極為簡單直白;當然作為一個零寫作的小白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最重要的是寫下來,要做到簡明,還需要后期花一點時間去看自己寫過的文章,再修改,總結,之后慢慢就會好的;千萬不要期待一開口就一鳴驚人,這是需要更多時間的閱讀才能形成的。
以上總結完畢,我想它更適合一個剛開始寫作的新生,希望能對大家帶來一點點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