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題外話。我發現除了在醫學網站外,很少在其他平臺上有關于醫學方面的話題,最多也是保健之類的。在醫患關系超級敏感的時代,醫生除了在其他人很少進的專業網站吐槽下,似乎都不敢說什么。此文只是科普一下,簡單說說影像檢查方面的問題,讓大家外傷后不必太驚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僅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能生搬硬套, 延誤病情。
以下進入正題。影像科每天處理的病人中,外傷者約占一半,其中自己傷占一部分,車禍、打架、互傷者占了大部分。病情也有輕重之分,重者表現為肢體變形,胸悶氣短,失血過多等等,這種情況下耽誤不得,必須按照大夫指示做檢查,患者不能配合擺位的,需要臨床大夫根據患者癥狀和大夫自身經驗和專業積累先進行救治,等病情穩定再做檢查。今天主要說的是相對于這些急癥來說不是那么嚴重的。
先說自己傷的。自己傷,也就是說要自己花錢看病的,不檢查吧不放心,檢查吧,又要請假又要坐車又排隊,想想都頭大。那哪些情況下不需要檢查哪?1.骨干受傷,如上臂前臂受傷,如果能屈伸,能負重,骨頭是沒有斷的。就好比一棵樹,如果枝干斷了,是沒法承重的,最典型的是股骨干和脛腓骨(大腿和小腿),如果這兩個骨折了,是沒法正常走路的。有人小腿肚和大腿上傷的淤青腫的老高,但走兩步沒問題,這就是皮外傷,拍片是沒有用的,過幾天就好了,例如有個病人說做瑜伽拉傷了,大腿內側疼,這種情況回家歇著行了。但關節傷就要重視了,如果膝蓋跪倒,下樓梯踩空扭傷踝關節,從高處蹦下扭傷,這些要重視,有人覺得我忍一忍還能走,就不去醫院了。這是不行的,因為關節處處理不當很容易得創傷性關節炎,老了很受罪。順便說說沒受傷全身疼的人,或者干活肌肉拉傷的,好多都是中老年人,天天腰疼啊脖子疼啊腿疼啊,也不說要命疼的下不了床,一樣干活,但就是疼,然后來醫院找大夫開了頸椎腰椎片還有Ct,結果就是骨刺椎間盤突出等,開些藥回家了,但還是疼。然后過段時間在去要求做,大夫不給開還不愿意,說我都疼成這樣了也不給我拍個片,這些片子也就是做紀念了,一點辦法也沒有。人老了各個機能退化,神仙也沒辦法。還得靠自己別累著,適當活動。
接下來說說他傷(大部分參考以上所寫的)。他傷是不要自己花錢的,很多人覺得逮著了機會,正好全身體檢一下,于是從頭到腳趾拍了一堆片子。每個部位拍片擺位是不一樣的,如手和腕,雖然離的近,但是要分開拍的,一個部位必須拍兩次,正側位或正斜位,所以我們一看見這樣的大單就頭疼,大醫院還好,大夫分工很細, 我們小醫院夜班時就一個影像大夫,要負責技術診斷和透視,一個病人要忙很長時間,還有別的病人等不及就老催大夫快些,像我這種別人一瞪眼也要抖三抖的人每次這夜班都很受傷。還有的一來就命令大夫:大夫,給我拍個全身CT,一副誰讓你打我就該讓你傾家蕩產的傲氣!先不說有沒有全身Ct(確實有,但是排除腫瘤的,叫PET-CT);就是有,沒病也也把人做出病了。所以說,不要以為自己不花錢就使勁做檢查,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還不如多拿些補償實惠些。真想借別人的錢體檢的,中老年人做個肺部CT,然后做個上腹部和甲狀腺彩超就可以了。話說回來,還真有受傷檢查發現腫瘤的,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不幸。不放心的,先別私了,過一周如果哪里疼得厲害的話再做檢查。這里特別注意顱腦受傷的,如果頭部受重擊千萬不要大意,好多當時CT檢查是正常的,3天后要復查一下排除血腫,見過傷后兩個月硬膜下血腫的,都已經成慢性的了。
以上只是自己這幾年的一些小經驗,也有走眼的時候。例如一個大娘,腕關節骨折了竟然不感到疼,說是從小就這樣,對疼不敏感。這樣的人也有好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