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稱呼雅虎為互聯網中的福特,是因為吳軍博士認為雅虎對互聯網的影響是可以同福特對汽車工業的影響相提并論的。
汽車工業中,盡管汽車不是福特發明的,但是福特重新定義了汽車工業,是他把汽車從昂貴的貴族用品變成大眾所需品。而雅虎對互聯網的功用是差不多的。
1、互聯網樹規
早起的互聯網,其信息提供是收費的。也就是運營商不僅要收進網的費用,而且里面信息的使用也要收費,這樣下去互聯網的發展將會和有線電視一樣,根本不能發展成現在的樣子,而正是雅虎,改變了此種狀況,正是以雅虎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把互聯網辦成了開放、免費的,而且更重要的——盈利的。
為什么雅虎可以做到這些,原因之一是雅虎的創辦人楊致遠和大衛·費羅,他們創辦雅虎并不是完全出于賺錢的需要,而是他們的興趣,另一方面雅虎找到了使得互聯網服務免費的途徑,即向傳統媒體學習,招攬廣告,然后免費模式繼續吸引用戶進來,然后廣告收入進一步增加,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2、脫兔般發展
雅虎的發展與以下幾個公司分不開關系:分別是網景、紅杉資本以及軟銀。
1994年網景公司看到雅虎的流量增長如同火箭般速度,于是就與雅虎合作,在網景的瀏覽器中增加了一個雅虎的圖標,這樣雅虎的流量增長的更加迅猛了。而此時由于雅虎流量的增加,讓斯坦福大學的服務器不堪重負,于是網景送給雅虎一個服務器,這樣雅虎公司成立了。
公司需要資本,于是楊致遠找到了著名的紅杉資本,成功融資兩百萬美元。
雅虎的免費模式很受歡迎,但是前期融資的兩百萬美元很快燒完,這時日本的軟銀介入,進行融資。
1996年,雅虎上市,成為當時互聯網的第一品牌,而其兩位創始人楊致遠和大衛·費羅立刻成為億萬富翁。
3、攤大餅
時間到了2000年,由于資本的瘋狂,人人都為互聯網瘋狂,就像17世紀的荷蘭郁金香一樣,人們覺得互聯網的股票是最靠譜的,它的價格應該一直往上漲,而當時,凡是互聯網公司都可以進行融資,接下來賣給下一個冤大頭。
免費模式的推廣需要大量的流量,在這樣的指揮棒下,互聯網公司開始盲目追求流量,而此時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各個網站于是祭出殺招——彈出式廣告,這樣更是把用戶往外趕,結果免費模走向了惡性循環。
而雅虎在這樣瘋狂的狼超重不可避免,他的技術底蘊不夠豐厚,為了支撐住它的股價,就瘋狂進行并購,2000年,互聯網泡沫崩盤,雅虎的股價下跌了90%。
攤大餅的發展,讓雅虎這張大餅有些爛了。
4、步入暮年
在泡沫時期的攤大餅模式,到了接下來幾年還沒進行改善,而在越來越注重技術的硅谷,雅虎已經不行了,按照吳軍博士的話來說:它已經進入了紅巨星時代——恒星的最后一個階段。
那我就說一句:再見吧,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