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里是你不喝也得喝的【這不是雞湯】,因為不是雞湯,所以小編從不講道理。
本期要圍觀的話題:為什么越努力,越焦慮?
『我有時候很懷念童年時無憂無慮的日子,沒什么壓力。不現在,長大了,好像也沒有盡頭,一旦松懈反而有了內疚感。越努力,就會變得越焦慮?』
在面對這樣的話題,來看看那些焦慮的云樹社區網友怎么說
@冰凝
活在當下是一種修行,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然跑步、打坐只是眾多方式的一種,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專注于當下,才不會有妄念和雜念!
@啊就
焦慮是對過程的焦慮,當我們只想更快的得到結果,那么過程就會讓我們焦慮;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你首先要想清楚:到底是因為努力才焦慮,還是因為焦慮才努力?
@許曉慧
解決能力焦慮的辦法,就是降低預期,這是治標的辦法;解決意義焦慮的辦法,是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納,這是治本的辦法。
@金蔓
也許你不知道。你的努力也許并不是因為你真正想努力,而是為了腦中一個很荒謬很虛幻的概念疲于奔命。你,不得不努力,不然……
雖然像這越努力越焦慮的的話題,沒怎么努力過的小編沒有多少發言權,但有點焦慮的小編我還是硬座著頭皮和大家說道幾句吧。
越努力越焦慮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得失心太重,對成功太過渴望,結果太過在意,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若遲遲無法達到最終目標,就會變得非常焦慮。
而這種情況,也就證實了美國管理學家盧因的一句話:過度地追求目標,可能有損于行動和效率。
同時也可以用心理學理論中的"葉克斯-道森定律"來解釋。
葉克斯-道森定律是指:個體智力活動的效率與其相應的焦慮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的函數關系,表現為一種倒"U"形曲線.即隨著考試焦慮水平的增加,個體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也會隨之增強。
這時焦慮水平對效率可以起到促進作用,當焦慮水平為中等時,能力發揮的效率最高;而當焦慮水平超過了一定限度時,過強的焦慮對學習和能力的發揮又會產生阻礙作用。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處在太過努力的狀態時,目標壓力大就會使人的焦慮水平超過了一定限度。
所以當我們對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很努力時,應注意發揮水平的期待應該是適度的。在面臨重大行動之際,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目標的相對難度來調節焦慮水平,可以通過模擬或參照以往的結果來了解自我,判斷行動的難度,然后量力而行。
那么如何緩解越努力越焦慮狀況呢?
1.深呼吸法
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閉起眼睛,全身放松地站著深呼吸,同時默數“1-2-3”,吸氣要深、滿,吐氣要慢、勻。
2.?扮怪臉法
對著鏡子扮各種各樣的鬼臉:歪嘴扭唇、抬鼻斜眼都可以。一方面可以放松面部肌肉,另一方面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3.精神勝利法
自己告訴自己:“我就是最優秀的,如果我都不行,那么別人肯定也不行?!?/p>
4.臨場活動法
科學研究表明,緊張情緒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而原地走動、小跑、搖擺和踢腿等活動可以釋放消極情緒產生的熱量,緩解消極情緒。
5.閉目養神法
閉目,舌抵上腭,經鼻吸氣,安定神情。
6.凝視法
一直觀察某個物體,細心分析、琢磨它的顏色、形狀等,這樣可以將注意力從讓我們情緒消極的事情上轉移開。
7.消遣法?夸張、逗趣的漫畫,悠揚的音樂,讓人爆笑的影視作品都可以使人心情開朗、情緒高漲,重新充滿優越感,恢復自信心。
8.自我暗示法
自己告訴自己:“我準備得很充分,一定可以成功”“緊張和擔心都是無謂的,毫無意義”等。
9.類比法
心觀察周圍人的狀態,平衡自己的心態,從情緒好的人身上感受好情緒。
10.聯想法
回想那些自己曾經取得過的成功,想象那些令人愜意的景象,比如:藍天、白云、微風和流水等。
11.系統脫敏法
將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害怕承受的后果一一列在白紙上,然后將它們按照程度深淺進行排序。接著從程度最淺的開始,對害怕的后果,告訴自己“即使那樣,天也不會塌”;對自己期望達到的,告訴自己“即使不能,像現在這樣也不差”。
本文轉載自 云樹心理 http://www.ctsay.com/article/article_read/id/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