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33歲生日,想送自己一面鏡子。
對我來說,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三大件,即洗衣機,體重秤,鏡子。洗衣機可以把我從繁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體重秤可以照顧我時刻關注的體重,而鏡子,我喜歡照鏡子,自己看著自己,就開心。
01
小時候,我們家有一套當年流行的組合柜,柜子不高,圍著客廳擺了一圈兒,聲勢浩蕩,轉角處的柜子是個鏡柜,貼面全是鏡子。因為當時轉角柜并不多,它就成了我們全家來客大人必須介紹的東西之一,賣點在柜子,而鏡子只能照到大人的小腿,并沒有實用價值,。
對我,卻是貨真價實。
我站著的時候,可以看見我的腰,坐在小凳子上,可以看見我的全身,趴在地上,鏡子里就是一個世界。
那個時候,我喜歡對著鏡子做動作,比如學青蛙蹲著。心想原來我蹲著是這樣子的,原來別人看我的手和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短,原來我的頭發已經不是早上那樣梳得整整齊齊,原來我的衣服遠看顏色還挺美,滿是洞悉未知后的滿足和喜悅,。
而這種滿足和喜悅會在換了動作,發型和衣服后,重新體驗一次。
02
大學入學后,寢室沒裝鏡子,還不熟悉的室友們立馬抱團,吐槽生活必需品缺位,還一致表示要大的,能照全身的。幾天后,有勤工儉學的同學來兜售鏡子,正是那種大長鏡,大家開心壞了,但不約而同把這種快樂藏在心里和她砍價。那同學很直,搖搖頭立馬轉身走,嚇得我們趕緊跳起來把她拉回來,忙忙慌慌地付了錢,裝好鏡子。
鏡子裝在門后,誰下課回來后發現門沒鎖但屋里沒人,用力擠門就行,因為,屋里那個人,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在門后照鏡子。
后來畢業,住進了工作單位的宿舍,客廳有大鏡柜,但日子忙碌了起來,照鏡子的習慣慢慢丟了。再后來,生了孩子全職在家,連打理自己都不積極,更別提照鏡子了。
03
這次搬家,衛生間里有一個小鏡柜,勉強可以照到全身。我媽和小寶還沒搬過來,先生和大寶白天各自去上班上學,洗洗刷刷后總能有機會也有空閑和鏡子打個照面,照鏡子的習慣竟然復活了。
鏡子里的自己,已經完全不是記憶里的樣子,臉上有皺紋,有曬斑,脖子上有懷孕時長出的小肉顆,肚子凸起,衣服隨意,牙也開始出現牙縫。嚇了一大跳,我怎么挫成這個樣子。
于是,趕緊各種面霜面膜精華招呼一通,躺在沙發上開始思考人生。
04
因為不照鏡子,我常常以為自己還是20幾歲的樣子,滿臉是甩不走的膠原蛋白。而外表還好補救,勤打理,多保養,至少能追回同年齡的水平,那心智的鏡子呢?
是否及時把自己的學習成果拉出來照照鏡子,看看有沒跑贏遺忘曲線。
是否及時把自己的思維模式拉出來照照鏡子,看看角度有沒更全,視野有沒更開闊。
是否及時把自己的行為習慣拉出來照照鏡子,看看能力矩陣有沒有變化,有什么變化。
怎么照呢?
唐太宗老師早就教育過我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今年33,都快忘了,我曾經有一個夢想,自己的房子,要有個小小的房間,四面裝滿鏡子,通頂的穿衣鏡,前后左右,360度旋轉都能看見自己。嗯,房價這么貴,鏡廳有點困難了,送自己一面漂亮的小鏡子吧。
比如,故宮這件文創,有顏值,有文化,還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