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遇見自己
文/石巖磊
2017年4月6日,歌手李玉剛為紀(jì)念自己的十年從藝經(jīng)歷,發(fā)行了音樂短片《剛好遇見你》,其中有一句題詞是:“行走即是圓夢,回來亦是前行。”這話很有哲理,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布袋和尚的那首有名的禪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回來亦是前行”和“退步原來是向前”有異曲同工之妙。水田里插秧,空中千姿百態(tài)的白云倒映在水面,秧苗在不斷地向前延伸,而老農(nóng)卻在步步后退,此時,上和下融合了,前與后統(tǒng)一了;人們?yōu)榱藟粝胨奶幋蚱矗?jīng)歷過失敗的苦楚,品嘗過成功的喜悅,駐足回首來路,不禁五味雜陳,梳理完得失、成敗后,心里更加明晰前行的方向了,走和回得以貫通,快與慢得以共處。
古代僧人借一平常的農(nóng)活參悟出進退都是相對的,有時退步是為了達到前進的目的,而現(xiàn)代藝人通過常年的奮斗感悟到,夢想并非是要一味地去拼搏,這樣可能會欲速而不達,有時靜下心來理理思路,或可尋到更快的路徑。無論是古人還是現(xiàn)代人都是在反躬自問,在內(nèi)心深處探求突破口,不是如無頭蒼蠅般地亂闖亂撞,而其核心是要“心地清凈”。
好壞分明、對錯明確即是“清”,心底無私、與人為善方為“凈”,清強調(diào)的多是智慧,思路清晰、頭腦靈活,凈側(cè)重的是品性,慈悲為懷、仁義當(dāng)先。清易得,而凈難求,人們通過學(xué)習(xí)和實踐,便會明辨是非、區(qū)分正誤,可要想寬厚仁慈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終生都難以企及,有的人聰明絕頂,但陰險狡詐卑鄙無恥,即使他位高權(quán)重,即便他富可敵國,也是會遭人唾棄。
“清”和“凈”也不是對立的,當(dāng)聰慧的“清”和自省結(jié)合時,便會步入“凈”的境地。通過反省,看透了得失、進退,人們的心胸就會豁然開闊,能克己之驕,可容人之過,便如田間的方寸水面也容納得下萬里祥云一般,人們的境界便翻越了世俗的藩籬,躍入了廣袤無垠的大海,無需賣弄,舉手投足間透露出的是灑脫,不用炫耀,一顰一笑里投射出的是安然。
李玉剛或許還不能和高僧大德相提并論,但他的題詞一定是其多年歷練獲得的感觸,而且他與古人可以同日而語的大概是他們都在不斷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在反思中修正自身,假如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們的共同點,也許說“剛好遇見自己”更為貼切吧。
? ? ? ? 2018.8.4
注:本文首發(fā)于《石巖磊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