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文章開始之前,電腦屏幕上白花花一片,啥都沒有,就像我喝完酒的腦子,一片空白。但是,一想到讀書和社交這兩件事,我就不吐不快,先讓我把殘酒吐出來,再吐事。
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會感到奇怪,讀書和社交有什么關聯(lián),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還真有關系,發(fā)生在我身上,令人頭疼。
先來講讀書,讀書是我這段時間很享受的一種狀態(tài),能沉得下心,感受到忘乎自己的閱讀快感。最近在讀斯泰格那的《斯坦福大學寫作課》和畢飛宇先生的《寫作課》,邊讀邊琢磨,有些關鍵點,我這點微末道行體會不到精髓,但還是饒有興趣地去思考,好幾天下來,才對小說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從語言上和結構上都有了自己的認知,使我有種蠢蠢欲試的感覺?!端固垢4髮W寫作課》太偏理論化,就像數(shù)學公式一樣,什么樣的題目用什么公式解決,而對如何凝練語言,倒是沒有多少筆墨。現(xiàn)在這本書在我面前,我?guī)缀跸氩黄饋硭v了那些重點,但為什么還要繼續(xù)讀呢,我很享受這種探索的過程,時間越久,用功越深,領悟就越深,寫作基礎就越扎實。我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我相信這種變化在我感覺不到的時候進行著。
再來講社交,社交就是與人的溝通,用某些方式例如喝酒、喝茶、打球,來增進感情或者保持一種聯(lián)系,這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人都是社會性動物,人都想合群,不想被孤立。那么讀書和社交的矛盾點在哪呢?借用《少帥》里張作霖的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天下個早班,準備回宿舍好好地讀書,看他個天昏地暗,這時候電話鈴響了:“喂,常工,今天不太忙,出去整點?!毖韵轮猓鹤撸覀?nèi)ズ染?。這時候何去何從呢,人家喊你一次,你不去。喊你兩次,你不去。那以后絕對是永遠聽不到這句話了?這時候,就算不喜歡喝酒,也要打腫臉充胖子。喝完酒了,回到宿舍,躺床上任他天旋地轉,更別提什么讀書了。有時候,好朋友來了,也要好酒好菜款待,這都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喝酒了就讀不了書了,此事兩難全啊。
做個選擇題,要社交還是要讀書,這個階段的我似乎是被生活劫持了,好像有一把槍頂在我身后,走,去喝酒。如果我不去呢,不好意思你不合群,慢慢淡出各種圈子,最終被孤立,只好舍棄讀書。這似乎對讀書很不公平,不,這是公平的,你仔細想,工作給了你物質(zhì)保障,讓你不至于風餐露宿,讀書給你帶來了什么?買書的錢都來自于牙縫,還能帶來什么,我左思右想,腦海里閃現(xiàn)一個詞:精神食糧。精神食糧值多少錢?我啞口無言。
講到這里,讀書和社交還是矛盾的。別急,馬上就一針見血了。關鍵一問:你書里的人相比于你身邊的人哪個更真實,答案肯定是后者。我們身邊的人性格是那么鮮明,有血有肉,而小說里的人,雖說是來源于生活,但畢竟是虛構的,身邊的人哪個人不是一本書,哪個人沒有故事?這么多活生生的人物難道不比小說里精彩?到底怎么個精彩法,一句話概括:人情練達即文章。
于是我得出結論,讀書與社交都是在看“書”,讀書是看小說里的人,但不僅限是小說。社交是看眼前和自己一樣真的人,也不止是人。這樣我就平衡了,擦亮眼睛,生活處處都是書,終有所學,終有所得。
2023.04.04浙江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