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衣飄雪
圖/網絡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 ? ? ? ? ? ? ? ? ? ——倉央嘉措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相思,一念執著。
01
山林深處,一座古剎隱于靜謐之中,暮鼓晨鐘。禪房深處,書生無塵修行于此,眉宇之間皆是出世的淡然。
晨起早課,無塵端坐于蒲團之上,雙手合十,閉目誦經,虔誠有加。而后,輕拂塵埃,手持長卷吟誦起來。誦讀完畢,臨窗而立,鋪就宣紙,提筆蘸墨,一行行俊逸朗秀的字映入眼簾,它們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放飛于竹林間。
窗外,竹林里陽光一點點傾斜而下,一道道如同佛光普照。不遠處的池塘,洗筆后一絲絲的墨汁暈染開來,水面的浮萍也變成了一朵朵墨色的花。
午飯后,無塵到山里采竹,歸來時天邊云霞正濃,小路上鳥鳴啁啾,不絕于耳。采竹歸來,無塵和師父們一起栽桑種麻。
夜晚,一卷經書在手,青燈古佛相伴,頭上有明月,耳邊拂清風,紅塵滾滾皆在心外,唯有梵音繞耳不絕。
無塵在等待著住持擇日為己剃度,披上那件未曾披上的袈裟,皈依佛門后,就徹底了斷所有的塵緣。
十里桃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漫天飛舞的花瓣中,一襲白衣的若兮如仙女下凡般緩緩移步,隨身的婢女跟其后。她眉頭輕蹙,四處尋找著桃林里曾經的玄衣少年。然而,桃花依舊,卻不見朝思暮想的身影;春風微拂,吹不散凝結于心的愁怨。
這是多么美麗的風景,美得讓人心悸,讓人無法自拔,如同若兮的容貌。二八年華,就像是一朵剛剛盛開的桃花一樣嬌艷動人。
若兮是方圓百里的才女,來家里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她獨獨鐘情于青梅竹馬的書生無塵,貌似潘安才比子健。溺愛她的父母遂依了她的心意,也默許他們相知以心,相執以禮。
父母為她置辦了豐厚的嫁妝,鳳冠霞帔,大紅的嫁衣。若兮憧憬著十里紅妝的時刻,鳳冠霞帔在身,玉鐲輕紗,若兮淺笑嫣然,無塵俊朗不凡,郎才女貌,舉案齊眉,這將是多么幸福的場景啊。
然而消息傳來,一夜之間,無塵遁入空門隱入古剎開始修行。若兮知道,這一步是沒有回頭了。曾經的一切都戛然而止,放不下的如今都放下了。
無塵的發心她是知道的,若兮以為她是他眷戀紅塵的因由,他們是那么的情投意合,怎么就會沒有作別,沒有解釋,徑自遁入空門,與暮鼓晨鐘朝夕相伴?決絕如此,是擔心這一步不夠堅決么?
那試了數次的鳳冠霞帔還在,手上的玉鐲溫潤如初,案幾上一盞芽色的清茶在獨自散發著幽香,而品茶的人卻永遠地走了。
唯有斯人,可想、可嘆、可懷。
禪機已到,無塵披上了袈裟。那些甜蜜的兒女私情都化成心中的山山水水,那是自己更宏大的夢想——追求佛法。希望在心中日日為她祈禱,她亦能看見他心中的山山水水,終有一天,會有釋然了悟。
深閨里,若兮身披著鳳冠霞帔,鳳冠的珠簾挽進了青絲里,如雪般的玉臂輕輕掀開面前的輕紗,多么期望這一刻無塵就出現在眼前,領著她走向燭臺,可惜只有一盞清茶在裊裊散發著幽香,兩行淚珠從臉上滑落……
風月花鳥依舊,塵緣卻不在了。美好的憧憬變成了“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的喟嘆!
若兮淚中帶笑,笑中帶淚,罷了,罷了……
能愛眾生為什么不能獨愛我一人?
因痛苦而知眾生苦;因執著而放下執著;因牽掛而了無牽掛。
是為《半壺紗》。
墨已入水 渡一池青花
攬五分紅霞 采竹回家
悠悠風來 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 把相思放下
十里桃花 待嫁的年華
鳳冠的珍珠 挽進頭發
檀香拂過 玉鐲弄輕紗
空留一盞 芽色的清茶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 你眼中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 歲月催人老
風月花鳥 一笑塵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