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我大三,預防醫學,一條孤獨的單身狗,一朵經歷了北方的大雪紛飛,卻在四川陰冷潮濕的空氣中瑟瑟發抖的堅強的殘花。
如果有人要我自我介紹的話,大概如上。
當初躊躇滿志,抱著宏大的理想,覺得自己就是祖國那八九點鐘的太陽,未來是自己的,世界都是自己的。想著要參加各類比賽,最好獲獎;想著要積極參加班上活動,要競選班干部;要好好學習,成為學霸;要認真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結果呢,出師未捷身先死。看到身邊的人或是口才出眾,或是文采斐然,或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或是奇思妙想,大展宏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什么都不參與的,想彼此安慰,好嘛,人家是學霸中的戰斗機,自帶圣光模式。
于是,就此沉寂,文不成武不就,還能干什么呢,一邊涼快去吧。如此,一邊羨慕其他人風生水起的大學生活,一邊卻又把自己困在自甘墮落,急切焦躁卻又不得要點的牢籠里,結果,現實往往是最殘酷而不講情面的,它會讓你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透心涼"。
直到大三,看著身邊的人或多或少開始討論就業和考研的事情,尤其是在學校開雙選會的時候,本地的同學們都已經開始關注,我才猛然發覺原來時間走得那么快,一轉眼,我又該從這座象牙塔中走出來了。可是,我又有什么資本呢?既沒有出色的成績,也沒有漂亮的任職經歷,更沒有成功的科研項目。能夠證明我曾經在這所學校存在過的,只有從支付寶上轉出的金錢和一張張南來北往的車票。難道我就憑著這些來回報自己當初奮不顧身來求學的勇氣,就靠它們來踏進那個讓我既恐懼又期待的所謂大人們的世界嗎?
有些時候,想通也不過一剎那的事情。
我一直還把自己當成沒長大的小孩子,以為只要一直在學校里,就可以無憂無慮,就可以哪怕什么都不會,也可以大肆揮霍時間。我忘記了,那是18歲以下小孩子的權利,而我,已經二十一了。二十一歲,哪怕是在學校里,也已經不是剛進校的小鮮肉了,沒有人會再寵著我,讓著我。機會都是自己掙來的,是多少個日夜的汗水換來的,這不是那個即使競爭也像玩樂打鬧一樣的中學時代,這是大學,即使被號稱象牙塔,也提早被社會的殘酷競爭映射了的大學。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幫的了你。
于是,我開始試著認真的學習每一堂專業課,殷勤的向老師們請教;開始挑選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計劃好時間,準時打卡;試著參加一項比賽,用心準備,然后發現其實也不是很難;卸載手機中的閱讀app,認真的讀完一本感興趣的書籍,然后寫下感想;撿起以前丟下的愛好,認真寫哪怕一篇小文章;制定一個小目標,譬如順利完成期末考試,爭取獎學金……我學著充實自己,學著規劃未來,學著爭取每一次的機會,學著適應這個社會的法則。
我不知道我現在開始努力會不會太晚,我也不知道到畢業我的這些努力會不會有成果,但是我知道,我已經不想再讓現實給我當頭一棒了。從搖搖欲墜的殘花到默默奉獻的春泥的這段路程,我想靠自己,踏實而堅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