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項鏈》中的一部分,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說。
她夢想著那些靜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著東方的幃幕,如何點著青銅的高腳燈檠,如何派著兩個身穿短褲子的高個兒侍應生聽候指使,而熱烘烘的空氣暖爐使得兩個侍應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她夢想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那些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夢想那 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廳,自己到了午后五點光景,就可以和親切的男朋友在那兒閑談,和那些被婦女界羨慕的并且渴望一顧的知名男子在那兒閑談。
然而事實上,她每天吃晚飯的時候,就在那張小圓桌跟前和她的丈夫對面坐下了,桌上蓋的白布要三天才換一回,丈夫把那只湯池的蓋子一揭開,就用一種高興的神氣說道:“哈!好肉湯!世上沒有比它更好的……因此她又夢想那些豐盛精美的筵席了,夢想那些光輝燦爛的銀器皿了,夢想那些滿繡著仙境般的園林和其間的古裝仕女以及古怪飛禽的壁衣了;她夢想那些用名貴的盤子盛著的佳肴美味了,夢想那些在吃著一份肉色粉紅的鱸魚或者一份松雞翅膀的時候帶著朗爽的微笑去細聽的情話了。
仿寫自己的故事: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夢,在夢里,我進入純實木打造的小木屋,光滑的地板一塵不染,餐桌上一大束鮮花,客廳里兩大排書柜,一張長長的桌子,一家人在這里學習,喝茶、看書,陪兒子做有趣的手工裝扮家里。陽臺大大的落地窗前,有一個自己喜歡的茶幾和躺椅,和閨蜜在這喝下午荼,聊天。窗外有一個種滿薔薇的花園,在小涼亭里,小貓咪一身雪白色的毛,閃閃發亮,慵懶的躺在我腳下,我臉上掛著談談的微笑,縫制著手工布包,不時看一下在花園里玩耍的父子倆。
而實際生活是在單位工作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做飯,給兒子輔導作業,端上一盆大燉菜,叫坐在沙發上玩游戲的老公吃飯,吃完飯,他一句做的真好吃,轉身繼續游戲,看著亂亂的廚房,水池的碗筷,心又飄到那個小木屋,淺黃明亮的燈光下,老公帶著眼鏡和兒子一起安靜的看書,給兒子講解難題,孩子睡下,我們倆在陽臺看著月光,聊著一天發生的事,聊著生活中的瑣事,一天就在幸福中過去。
《項鏈》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小資產階級職員的妻子,她面龐兒好,豐韻兒也好,她覺得自己生來是為享受各種豪華生活的。由此可見,她必然會不甘于現在平淡的生活,會熱切向往上流社會的奢華享受。作者把她心理用夢與現實描寫的很細膩,這段很是打動我,現實中的我們也有這樣的夢,有的通過努力打拼讓夢成為現實,有的就像主人公一樣,為自己的夢付出代價。當下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努力為夢想添磚加瓦,也許夢會有實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