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長的有點胖,所以大家就很順口的叫他小胖,但因為一件事,他卻成了我們口中的“愛心小胖”,你肯定會問了,他做了什么,為什么要用“愛心”這兩個字來形容他呢?想知道就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他來自湖北黃岡的大別山,說是大別山也不是很貧窮的那種,主要由于這幾年搞改革,湖北很多從前本來很偏遠,經(jīng)濟嚴重滯后的地方這幾年因為大規(guī)模的修筑公路和鐵路,經(jīng)濟也跟著變好了。他出生的地方是擁有經(jīng)典的“紅色革命”的地方。他的父親是一個初中的老師,在當?shù)氐摹皠⒑又袑W”教書,母親則務(wù)農(nóng)為生,要說窮,他家不算,附近住在大別山上的人也不算,半個小康是有的。我是在剛來學校的一次講座上認識他的,他那時拿著個稿子在大禮堂跟我們這群大一什么都不懂的學生講他大學這幾年的生活,我記得很清楚,他說他剛來大學因為想讓自己獨立生活,他找了第一份學校柳園餐廳買包子的兼職,這個兼職讓他每天都能無限量的吃到很多包子,那時,剛大一,沒敢問家里要生活費,他就每天以包子為生。
有一天放學回宿舍,他看到很多跟他一樣的新生在寢室走廊里拖地,他覺得這個肯定能掙錢,于是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宿舍保潔,他就又找了這份保潔的工作。他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兩份工作了。有一次,輔導(dǎo)員在QQ群里發(fā),學校五號樓需要一個保潔的人員,他一看,覺得很符合他,他就又去了,別人問他,你忙不忙啊,他說“不忙不忙,除了上課,就沒事了”,那樓管大爺哪里知道他其實每天早上五點就起來蒸包子,六點又回寢室拖地,每天中午別人吃飯,他去拖地。這是他大一的生活,沒有太多的精彩,大一,他還加入了很多的社團,例如校學生會,校社聯(lián),書法社,愛心社等差不多五六個社團,別人問他你忙不忙,他總是笑著說“不忙不忙,可以自己調(diào)節(jié)”。
他總這么樂觀,就像之后別人對他一個窮學生做公益這件事產(chǎn)生很大懷疑的時候,他還是笑盈盈的說“孩子們能快樂點,開心點,多吃點東西,就好了”。
大一那年就這樣過了,他沒有引起誰的注意,但他卻努力的做著自己,仿佛在大學,即使每天都是一個人上上下下,一個人累了去圖書館看書,一個人困了睡會覺,一個人奔波在兼職的路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世界潮起潮落,一個人看花開花謝。后來我問過他,他怎么就可以每天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難道你不累嗎?他說他會累,但每次一想到那些孩子那就很有動力,那是一種生命的動力!
大二那年他在學校愛心社混了個愛心社長,每天管理著手上的一批人,那時他也很忙,但他忙的有價值,從那年開始,暑假之前他總會在學校招一批學生去他家鄉(xiāng)的大別山搞支教。大二那一年暑假,很多學生跟他支教完,回來都把支教經(jīng)歷寫進了社會實踐中,他也搞了個社會實踐團隊,在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他的團隊獲得了第一名,也因為這個第一次自己摸索著嘗試搞的暑期社會實踐引來了學校領(lǐng)導(dǎo)的高度關(guān)注,學校的宣傳科的老師私底下跟他接觸后才知道為了他家長住在大別山上的孩子,他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把兼職的錢存下來,每年都會買很多吃的給他們,給他們溫暖。
他的事跡也得到了很多社會媒體的大力宣傳,很多人之后都知道了學校有個“愛心小胖”的故事,他的家庭環(huán)境不算太好,但畢竟他爸爸一個教書匠,他在學習上還是比較優(yōu)秀的,他有個姐姐也在上大學,他姐姐讀的師范學校,出來指不定是當老師的,但現(xiàn)在他畢業(yè)了卻也當起了老師。他本可以不當老師的,他在前年畢業(yè)前考上了公務(wù)員,但他考的地方太遠,他父親沒讓他去,之后,就在學校領(lǐng)導(dǎo)的極力要求下,他也留校了。上次,陽愛十三年周年慶,他也來了,他跟我講了許多他自己的故事,但具體的關(guān)于他在大學用“支教”這件事來創(chuàng)業(yè),成為創(chuàng)業(yè)伙伴中首個用公益創(chuàng)業(yè)的達人。
那年,他組織完支教后,依舊回到學校的各個兼職崗位上進行著他“完美”的生活,起初只是學校領(lǐng)導(dǎo)關(guān)注了這么一個人并知道他的事跡,但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凡的學長,他卻擁有著我們許多大學生所沒有的精神品質(zhì)和良好的思想。
大二那年的寒假,他先是在外面工作到過年,之后,春節(jié)那兩天,他開始寫他的“創(chuàng)業(yè)策劃書”,她要就在學校那里了解到關(guān)于創(chuàng)業(yè)的許多事情,他沒敢把他的真實想法告訴老師們,只是一味的每天在兼職時想一想他未來將要做的關(guān)于創(chuàng)業(yè)的服務(wù),是的,大二寒假他就在家寫下了20多頁的關(guān)于寒假支教的各種他自認為可行性的創(chuàng)業(yè)策劃,來學校后,他交給了老師。
創(chuàng)業(yè)比賽的初賽由各個院系進行角逐,他的項目很輕易的就進了前三名,有幸參加學校的決賽。決賽是在那個炎熱的星期五下午,在學校的大禮堂舉行的,他一遍一遍的在臺下不斷的念著自己的臺詞,直到熟背后,他還是覺得不夠完美,一張稿子拿在手里就像是小學生書包里胡亂放著的廢紙,變得褶皺不堪。他成功了,他是第八個上臺的,他很有禮貌的給大家鞠躬,就著PPT,漫漫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把他想說的連貫的說給評委們聽,他傻傻的,那種傻傻的真心只有他自己這幾年就因為他對孩子們的那一點期望,或者是他自己小時候沒有的愛的期望,天知道他都做了什么,他的淚水不斷涌向,他一遍一遍說“公益不是有錢人才能做的,我們沒錢的人也可以,只要你愿意,我希望孩子們能更加的快樂,這就是我的目的”!現(xiàn)場一片嘩然,他用最有尊嚴的方式贏得了全場的贊嘆,對啊,生命教會了他重新開始,他卻不忘記我還有一個夢想!
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或者這句話本就不是他說的,他也只是引用而已,但這句話最后卻成了他的對別人的一種忠告。每當有人問他,你每天怎么就能起這么早,他會毫不猶豫的說“叫醒我的是我的夢想”。
看吧,一句多么樸實,又多么充滿正能量的話,他就是這樣的滿滿的正能量的人。
他后來在學校很多老師的幫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新洲區(qū)一縷陽光愛心接力社責任有限公司”,學校每年都會給他撥款用于他家鄉(xiāng)劉河的支教項目,還有很多的社會人士的捐款,以及14年他獨自報名參加武漢電視臺舉辦的“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等其他的各種公益項目比賽,他的公益項目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各種報紙分分拜訪這位“愛心小胖”,直到現(xiàn)在每一屆的新生幾乎都要被拉著去聽一場他的故事的研討會。
我也聽過一次,就那一次,我相信了他,相信了他的真誠,我成功的加入了他的那個組織“愛心社”,后來我也因為積極表現(xiàn),當了會長,跟他站在了一條線上,但我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很多堅強的品格是值得我永遠去學習的。大學也是因為在他的帶領(lǐng)下,做了很多公益活動,還有許多的公益活動是我后來自己去創(chuàng)新的。
他創(chuàng)辦的公司每年都會舉辦暑期的支教活動,我因為暑假家里安排了實習的機會,幾次都沒有去成。
大學時2015年的寒假那會,我?guī)е妹萌チ怂乙惶?,因為我家是鄂州,他家是黃岡,說遠也不是很遠,我去了才知道他們那邊是真的很偏,說是黃岡都出了真正的黃岡很遠很遠了,我足足從黃州坐了五個小時的車程才到達他家,現(xiàn)在他家的外面,我能明顯感到那里的不富裕,不富裕是不富裕,但跟窮有很大的區(qū)別,我在他家坐了一會,他帶我參觀了他家的樓上樓下,他帶我去他姐姐房間,姐姐的床頭放著一盒巧克力,他立馬拿起巧克力往我手里放,他說“拿去吃”,我是不喜歡巧克力的,但我妹妹小,不懂事,一手就接過去了,他姐姐給我們做了山藥面,我其實是不喜歡吃面的,但妹妹不懂事,拿起來就吃,他問我多吃點,快點吃,妹妹看我不動,跟我說,姐,真好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他們家很簡樸,像樣的家具也沒有,唯一讓我看著比較熱鬧的就是他的爸媽不打牌,過年基本在家,而我的家庭就不一樣了,爸媽年年都是早早起來把飯弄好,然后十點不到就出去打牌了,等我起來,家里一片冷清,我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就算下午四點,五點這樣的時間,他的爸媽也都在家坐著吃東西聊天,他姐姐也不亂走,他也不亂出去。
他本來讓我住一天,隔天去山里看孩子,但我回絕了,說明天有事,他也沒有留我,他就送我跟妹妹回家了,一直送到汽車站才揮揮手,讓我有時間去玩。
回來的路上,妹妹跟我說,他家人真熱情,就是環(huán)境不太好,我不做聲,因為我真的沒有想太多,我其實是被這個人給感動到了,但他依舊還是我的學長,我跟尊敬的一個人,盡管后來發(fā)生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我還是依舊的很尊敬他,像他學習!
他每年都帶很多人去大別山支教,許多平時受不了苦的同學也很喜歡去經(jīng)歷一些東西,后來我才知道,大別山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很窮,很苦,他們有時還會穿著名牌的衣服,各個孩子都有手機,有網(wǎng),真的與你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四川涼山和貴州的孩子差的遠了,但他們最明顯的一點不好是很多孩子都很自卑,而且不愛說話,因為他們都是“留守兒童”,學長沒有能力像王健林或者中國的隨便的一個企業(yè)家一樣的可以一擲千金,但學長卻用他的愛一次又一次的溫暖著那里的孩子,直到后來許多記者去學校采訪時,從孩子們的口中才知道,那些孩子現(xiàn)在都管他叫“爸爸”這件事,是啊,我們能有多幸運,在生命的有限時間里把愛無私的奉獻出去,不時回報著讓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因為我們的心甘情愿而開出鮮艷的繁花。
我不太懂我們每天都在追求許多的物欲橫流的東西到底有什么意思,我只知道在我能夠的時候,我愿意心甘情愿的說一聲“我會的”,在我想不通的地方,我也知道我不必去想,如果沒有人懂那就默默的做著吧,因為你每時每刻的行為不是為了取悅別人,你只是為了讓自己實現(xiàn)內(nèi)心中的那一個小小的愿望而已。
他的故事多么的溫暖啊,以至于我都感覺我文筆太差,我還是想分享給大家,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去學習的,被他關(guān)懷過的“留守兒童”肯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定會在這個世界再次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的故事,這種公益的力量是可以不斷被接力并得到永遠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