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985年6月在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發生恐縮癥大流行,波及16個縣市,罹患者超過3000人。
這并不是海南島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恐縮癥在我國廣東海南一帶已有悠久的歷史,文字記載始于清咸豐十一年,先后發生6次恐縮癥大流行。至今找不到具體的原因。
看到這樣數據詳盡的事實報道,人自然而然的感到恐懼、害怕或不可思議等情緒。尤其是病癥對應的對象——男性。
敏感而暗示性高的個體恐怕立馬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害怕自己也會得這種疾病。尤其這種病至今還沒有找到確切原因這句話讓人遐想擔憂“自己不會無緣無故就得這種病吧!”
不過請大家不要恐慌不要害怕,不要把疾病投射在自己身上。不會那么巧那么點背,你看到什么病,什么病就發生在你身上了。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是有條件的,沒有那樣的條件不要對號入座。任何一個條件不符都不構成疾病因子。
恐縮癥是一種與文化相關的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體某一部分縮入體內導致死亡的恐懼、焦慮發作。
它的發生與相關地區的文化習俗有關——相信有鬼要取人的生殖器等,環境中迷信盛行,出現令人緊張的氣氛,社會不安定,發生恐縮癥時人們圍觀等均與此正發生流行相關。除此條件下,個體具有敏感,受暗示性高,神經質的人格特點者患病幾率較高。
在學習變態心理學的過程中,常常有學生會懷疑并問及他們自己的某些行為是否異常。
就像醫學生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某種疾病一樣。一些人通過某種方式,如親朋好友患過類似疾病或是在一些書報中、網絡上看到過類似疾病。當有一些輕微正常的癥狀或單純只是擔心焦慮自己得了某種疾病。只憑感覺懷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并為此惶惶不可終日。
因為焦慮和恐懼。他們會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過分關注,便導致了對自己身體生理現象和感覺的曲解,認為某種生理現象和感覺,即使疾病的征兆和表現。
由于記憶的加工反饋方式,我們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思維陷阱。我們獲取信息做出加工整合然后再進行一個輸出反饋。在一般情況下這種反饋往往先實驗在自己身上。為什么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我們會帶入我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進行分析理解信息。這樣在反饋時很多東西失去了他本來的面貌,似乎和我們的某些經歷‘不謀而合’。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擔心自己得了某種疾病然而去醫院檢查卻什么事都沒有。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疑病癥。是最輕微的一種情況,廣泛存在于大眾當中。這種情況并不可怕,相當正常,只需要一些實際的證明就能消除癥狀。
最怕的是事實在眼前,卻仍然堅信自己得了某疾病,無器質性病變(就是指器官、神經等生理基礎沒有病變)的產生類似癥狀。最常見的如對心臟,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大腦、脊髓的相關癥狀。不過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生理現象和感覺都可以成為誘發病人病態關注身體健康因素。
那么我們如何知道我們得了精神類的疾病呢?
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精神類疾病有哪幾種類型。
第一類、神經病:它是指當個體的神經系統出現障礙時個體表現為神經系統的不同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神經受損導致的疾病癥狀。例如美國著名的影星史泰龍,由于面部神經受損,因此面部肌肉無法正常運動,所以不會笑,反而被認為是一個很“酷”的硬漢形象。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把神經病當作罵人瘋癲的話,按照它的定義來看其實是不正確的應用。
第二類,精神障礙也稱心理障礙具體的類別有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神經癥或焦慮障礙、人格障礙等,也包括腦器質性的精神病變所致的精神障礙,例如老年性癡呆。簡單來說就是因神經系統的損傷導致的異常心理和行為。
第三類,精神病:指精神障礙中患者的心理功能嚴重受損,自知力缺失,不能應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與現實的接觸的一組情況。包括精神分裂癥(妄想障礙)和某些心境障礙如抑郁癥、狂躁癥、焦慮癥等。
在實際的診斷中三者有聯系也有區分。判斷自己不是第一類的精神類疾病很簡單,排除自己的神經受損即可。而單純性的神經受損對生活的影響是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彌補的。
第二類的判斷和第三類是相似的,第三類是第二類精神疾病的升級版,更加的具體詳細也更加嚴重一點。除了有硬性神經性器質性病變問題之外,主要的問題是心理問題的有三個特點:
①現實檢驗能力受損(幻覺、妄想)
②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家庭、工作和學習癱瘓)
③缺乏癥狀自知力。
也就是說你的社交功能正常、工作學習正常、沒有出現幻覺、妄想、對自己的身體情況精神情況和外人對你的認識大致一致。那么就問題不大。
有一句話說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自尋煩惱,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點道理,但我并不贊成這種說法。
心理疾病有輕有重,有的還可自行控制有的自身無法控制。誰想得病呢?都是無可奈何罷了!
如果對自己的狀況有清晰的認識;有確定的方法策略去應對;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時候能好。那么這只是一般的日常的心理煩惱,環境或者心境稍加改變就能帶來緩解和治愈。
如果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社交圈全面奔潰,情緒失控、情感失控、行為失控明顯對你的生活影響重大的,那么你面臨的問題可能是你自我無法解決的。
這時候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因為你的能量已經被壓制或者耗竭了。只能讓別人來進行又準又有力的充能。
只有這樣才讓你有能力有勇氣去面對你遭遇的情況,減少甚至消除對你生活的負面影響,讓你有更大的機會過上舒適安心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