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shtanga是流動的藝術,是她與其它流派體式瑜伽最大的區別。Ashtanga主要講究氣息與體式之間的運用,這一點在我最初接觸她的時候并沒有很深的了解與體悟,隨著年齡和習練時間的增長日漸清晰起來。
? ? ? Ashtanga氣息與體式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Ashtanga的每一個體式之間都是流動的,每一個體式的展現都是身體協調、平衡的藝術,身體沒有任何一個局部力量的凸顯。這和中國古典舞中“氣息”是呈現動作的決定因素,并且動作講究“圓”不謀而合。這里以另一種藝術方式——“中國古典舞”,來解析一下Ashtanga的“氣息與體式”之間的關系、運用,想來會更通徹一些。
? ? ? ? 中國古典舞所有的動作都是“氣息”在引領動作,“提氣”與“呼氣”是動作質感表達的重要因素,正確的呼吸方式能夠引領出更好的動作銜接和呈現形式。中國古典舞講究“氣”在動作中的“起、承,流、轉”,也就是“氣”的運化過程,通過對“氣”的處理,生成動作的節奏變化,造型變化,及動作連接變化。以呼吸節奏控制動作的運行方式和力度,表達出“輕、重、緩、急”。同時,在完成一系列連貫性動作時,連貫性的呼吸促使動作的節奏也是平均、流暢的,使動作連成“線”,并有延伸感和流動感。這樣看來,Ashtanga體式練習中的“氣息”運用是相通的,好的“氣息”控制,體式會流暢,持續流動。不好的“氣息”控制,就會導致體式卡頓、滯澀,會在某一個體式中出現局部的壓迫感和拉伸感,這也是好多練習者在練習Ashtanga容易受傷的一個原因。“氣”凝結在一個點上不通,造成局部受力過大,肌體受“滯”的力過久,就會疼痛,而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傷”。大王老師說過,“氣息”流暢平穩會讓體式中的“力”自由傳遞,無有滯礙。這也是ashtanga練習中不受傷的保障。當四肢在做力量傳導、轉換時,保持肩、髖的靈活和空間,內臟器官要柔軟不緊張,Vinyasa才會展現出流動中“線”的美感。
? ? ? ? 前面說過中國古典舞中動作講究“圓”,也正是Ashtanga在任何一個體式中沒有局部力量的凸顯,共通的地方。
? ? ? ? 中國古典舞講究“手到、眼到、步到、身到”,這和Ashtanga手和頭是指引方向的,身和體是配合方向的是一致的!中國古典舞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連貫一氣,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表演者在做任何一個動作時候都要“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在Ashtanga的練習中也正是需要“三位一體”的連續協調,“呼吸、凝視點、收束法”等同于古典舞中的“氣、意、力、形”,這種連續協調的狀態,就是在放松的感覺中,無論體式難易都以一個平靜的心理狀態,完成體式動作,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擺脫局部力量,所有肌肉都為同一個目的協作,從而達到協調一致,也就是“體位法”與“思想”中的“意”處在協調集中的狀態,“思維”的飽滿度由始至終都是一樣,體式才能協調流動起來,身體不會有卡頓,才在身體的外延呈現出“圓”的形態,也就是體式的“流暢”。
? ? ? ? Ashtanga呼吸與體式之間的關系還有一點就是,二者結合點密度是自然平衡的,要擺脫“呼”與“吸”相對的狀態,就像是我們在說話時,從沒有停止呼吸,而呼吸又在自然的狀態里自然而然的流動著,你的大腦并沒有刻意去想說哪個字應該去“吸”或者“呼”。整個練習過程中狀態始終一致,所以SAMASTITHI是0,這個0在輪回中不是從新開始,而是讓你記住最開始時的那個狀態,始終沒有改變,那么在體式轉換之間亦沒有停留,也不是告一段落,是“體式”的那條線一氣呵成,在這個過程中所有體式都是“形神兼備”,飽滿而鮮活的!
? ? ? ? 所以稱贊Ashtanga是一門古老的藝術,蘊意其中!只有在你真正體悟到練習中的“連接”,你才會清楚Ashtanga具有章法布局、動作線條、行云流水般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