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有個小公園,那可是孩子們的樂園。放學后、周末、節假日小伙伴們經常一起玩。前天下午,我正在看孩子們追逐嬉鬧,忽然一個平地驚雷似的哭聲連同怒罵聲把我的視線從孩子們身上拽走了。只見一個媽媽一邊罵一邊往前走:“我再也不帶你來公園了!丟死人了!”一個五六歲壯乎乎的男孩一邊嚎哭著一邊緊跑幾步追上要離開的媽媽,抱著媽媽的腰哀求媽媽不要走。媽媽停下來,開始繼續罵孩子,不時還以“我不要你了”威脅孩子。媽媽每說一次這樣的話,孩子就像被刀猛扎一下一樣,提高音調恐懼地哭喊。我實在看不了這么慘烈的場面,往另一個方向走去。這時女兒跑過來說:“那個媽媽罵孩子也太狠了!就因為孩子摸了別人家的玩具。”我也表示很同情那個男孩。
?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北京發生的一件事。2007年夏天,一次下班回家。剛從磁器口地鐵站通往站臺的最后一個臺階上下來,就看見一個男孩像旋風一樣從我面前飛跑過來。因為太突然我被嚇了一跳。等我緩過神來才發現他是一邊哭一邊拖著一個行李箱在跑。后面大約四五米遠一個中年婦女也拖著一個行李箱在奔跑著追,一邊追還一邊罵。不用問肯定是他媽媽了。
? ? 我到站臺那里等車,而眼神卻依然關注著這對母子。只見這對母子繞著電梯轉圈地你追我跑。其實我個是比較膽小怕事的人,通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一旦事情涉及到孩子我就很難淡然處之了。做了一番思想斗爭,我終于快步向那個媽媽走過去。
? ? ?我拉了拉她的衣袖對她說:“我能和你說兩句話嗎?”那個媽媽一愣,停下腳步。我繼續說:”我也是一個媽媽。你看孩子現在已經很害怕了。如果他犯了什么錯,你好好跟他說。他一定會聽的。”第一次破天荒地對一個正在發怒的陌生人說這些話,我內心還是很緊張的。說完我就轉身離開了,去站臺那里等地鐵。地鐵來了,我站在那里沒有上車。因為我還是放心不下,留在原地偷偷觀察那位媽媽接下來的反應。
? ?還好她不再追孩子了,也不再罵了。估計孩子也看到我剛才阻止他媽媽的一幕,他也不再跑了。媽媽走到孩子面前對孩子說了些什么,然后母子倆一起在候車的長椅上坐下。我看到媽媽為孩子擦干眼淚,兩個人交流起來。我的心這才放了下來。又一班地鐵來了,我才心滿意足地上車回家去了。
? ?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不少見。作為局外人我們能看到處在這種情景之下的孩子的恐懼。而如果我們自己處在類似的憤怒情景之中時,就很難發現自己孩子的恐懼。因為我們的意識已經被自己憤怒的情緒給滿了。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有人提醒你:“你看到孩子的恐懼了嗎?”你會不會心生憐憫,而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呢?或許大多數時候,都不會有好事者來提醒你。這就需要你在想要對孩子發怒的時候提醒自己:“孩子的恐懼,你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