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最近喜歡看皮卡丘跳舞的MV。
如果我拿著手機,她一定會搶過來,純熟的用肥嘟嘟的小手去劃屏幕。找到網(wǎng)易云音樂的那一朵紅圖標(biāo),戳戳戳,好像多戳幾下就能戳出聲音一樣。
女兒找不到皮卡丘MV的時候,就會拼命叫爸爸。如果沒有反應(yīng)就叫粑粑,巴巴,巴把,一分鐘變幾十種腔調(diào),糅合了撒嬌,央求,委屈。可惜她的爸爸很冷血,如果看過一遍就不會給她放第二遍。
他爸爸遵從教條,一個2歲的嬰兒每天看屏幕不該超過1小時。
我和老婆說,爸爸對他的意義就是個開皮卡丘的人。
老婆說,那她對寶寶的意義,就是個陪睡喂飯的人。
但是小孩子除了吃睡玩,就沒有其他事了。我們這幾項服務(wù),就是他全天的活動范圍。人越長大,俗務(wù)越多,遠(yuǎn)不如孩子單純。
我每天要上班,要下班。要聽領(lǐng)導(dǎo)說不好笑的笑話,要配合他們鼓掌,并且再說個笑話,顯得自己比較開朗合群。還得陪下屬抱怨工作,和他們一起吐槽客戶的意見簡直是狗屎,顯得自己比較體恤民情。
不過,寶寶找不到皮卡丘MV的時候要對我低聲下氣,寶寶吃到不好吃的東西會掀桌子摔碗,寶寶生氣的時候,會在地上撒潑打滾,怎么哄也不停止哭泣。一整天喜怒哀樂的比例,和我沒什么不一致。
只是在人生的這個大樓里,有的房間叫做「委曲求全」,有的房間叫做「怒不可遏」,還有千百個房間有千百種情緒,房客在里面出出入入,房間里堆了不同的家具,有人帶來有人帶走,沒有哪一間房子會貼上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