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女友聊天發現我們兩人竟然都犯了同一個錯誤,帶著一種自以為是的、深重的、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在自己情緒非常糟糕的情況下陪伴和教育孩子!結果可想而知,不但沒有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于母親的溫暖,反而因為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而被呵斥和指責,親子關系驟然疏遠!
這其實是我很早就已經意識到的一個問題----如果自己的狀態不好,心情不佳,無論和誰相處都會很容易被激怒,很容易陷入負面的情緒,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問題遷怒于人,抱怨和指責!雖然我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卻還是無法避免的一次又一次的犯了這個錯誤,即在自己心情糟糕的情況下陪孩子玩,要么是對于兒子的問題心不在焉,要么是對于孩子的頑劣勃然大怒!直到孩子因為害怕和委屈而嚎啕大哭起來,我才意識到自己又一次傷害了無辜的孩子!
事后我會非常自責和內疚,并且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控制情緒,強迫自己去做出某種程度的轉變,可是下一次事情來臨的時候,結果還是一樣。這讓我明白我根本不可能在有情緒的時候假裝什么也沒發生一樣全身心的投入到兒子的游戲中去。可是即使這樣我為什么還是會在有情緒的時候去堅持自己所謂的責任?真的是因為我責任心太強嗎?想了很久,我發現最根本的原因時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愛自己,我只是強迫自己去履行了自己所以為的對家庭和孩子的責任,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在意識層面我認為自己應該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為了孩子我必須要壓抑和忽略自己的感受。可是在潛意識里,我卻無法回避自己的感受,我不開心就是不開心,我不開心不能因為我必須或者我應該愛孩子這件事就能夠得到緩解,我和孩子是全然不同的兩個生命,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感覺系統,我們都體會著各自不同的感受,從孩子離開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那天開始,我們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我對于兒子的愛并不能全然取代我對自己的愛!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我最愛的人還是自己!我猜,這或許是我以前一直糾結的問題!
我根本不能像我以為的那樣可以為了孩子忽略自己所有的感受,放棄自己所有的夢想。我知道我的生命不能由孩子來成全,孩子的成長可以讓我欣慰但并不能讓我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完滿!當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能夠坦然接受我更愛自己這個事實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開心的時間越來越多,和孩子親密而愉快的親子時光也越來越多!
為什么身為母親我們就會時常糾結于孩子的無止境的需求和自己無休止的感受之中呢?有時候,我們心情不佳,很想去看一場電影,可是一想到孩子那期待的目光,心中就會猶豫,到底是該回家陪孩子呢,還是應該去看一場久違的電影呢?我想很多責任心很強的母親都會感到糾結,我們無法回避自己的責任,也無法回避自己的感受!在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壓抑自己糟糕的心情,放棄自己已經期待已久的電影,去回應孩子期待的目光,你是否能夠做到全心全意,是否能夠做到心無旁騖,是否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和我在一起的時光真的很愉快,是否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濃濃的愛意,還是讓孩子覺察到了你因為壓抑自己而無法避免的對孩子流露出的不滿和厭煩?我想每個媽媽對此都會有不同的選擇,但無論怎樣選擇,我們都不能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因為情緒是不能被壓抑下去的,它會潛藏在你的身體里,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以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和強度爆發出來!
愛自己,關注自己的感受,像個局外人一樣去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要總是試圖去扭轉什么!告訴自己所有存在的東西都必然有其原因!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責任到底是什么?我們從小到大就被告知,我們應該愛祖國,愛人民,愛孩子,愛家庭,愛父母,但是從來沒人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首先應該愛的是自己!愛自己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