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用調侃的語氣書寫本文,幽默自嘲是一種高級別防御
文|冰千里
01
腦海中一直想聊這個話題,直到寫下題目,又有想放棄的念頭,我立刻從自己身體里跳出來,看看自己,到底發生了什么?
別怕,我沒分裂,這只是心理咨詢常用技術,被稱為“均勻懸浮注意”,就像剛才我說的,不但要和另一個人談話,而且還能有靈魂出竅的本領。
看似是兩個人,其實還有第三只眼,咨詢師要進入來訪內心,又要跳出來,不帶有任何期待的看看,你和他發生了什么?看他、看你、看你們。
剛才我就跳出來看了看我,為什么想放棄呢,腦海中劃過了什么?我回答我說:這個,有兩種感受:
第一、怕自己投射,人家都好好的,分明是你感覺好嗎,非得說整個行業孤獨,這不是投射嗎?
第二個,我為何認為自己孤單,現在也挺享受呀。
可能是這樣的:
我談的孤獨或許還是是關系中里的孤獨,而這種孤獨并不是一條狗,可憐巴巴的,而是會變化的,有時候寂寞,有時又很享受。
“哦,原來是這樣啊”,另一個我跳回了肉身,合二為一,決定繼續寫下去。
沒嚇著你們吧哈,當你看到一個人,自言自語、一問一答時候,是不是覺得他很神經,神經又透著孤獨,嗯,是的,這是心理咨詢師常有的樣子。
我們還是把孤獨定義下吧,省得總解釋。
這里的孤獨不是“對失去的、不在身邊的、所愛的客體,所懷有的痛苦的渴望”。
而是“一種邊緣化的、游離在主流關系模式之外的看似孤單,內心豐富的狀態”。
前面的定義是精神分析文獻給出的,后面是我自己剛才想的,也是本文的觀點。
02
心理咨詢師的設置,決定了孤獨的必然性。
看看精神分析流派的設置吧:保密、中立、匿名、容器、好的客體。
大家聽著是不是很神秘啊,還有種被理想化了的客體。
那,你知道殺死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嗎?
就是告訴他一個天大的秘密,然后終生不能說出來,那么這個人,一定會被憋死。
你說心理咨詢師心中得裝了多少秘密啊,一噸一噸的愛恨情仇啊,有時候真的感謝上天,讓我們活在民主社會大好環境。
否則就得祈禱某個來訪者千萬別當了皇帝或宰相將軍,不然第一個要殺的人一定是他的心理咨詢師,滅口啊朋友們,阿彌托佛。
心中裝了成千上萬的秘密,還和別人簽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協議,如果他們沒瘋,一定是孤獨到死。
中立、匿名、容器,媽呀,翻譯過來就是:默默無聞鞠躬盡瘁做好事不留名的垃圾桶。
這個垃圾桶還要去“共情”,來吧來吧,盡情的倒吧,這就是我的作用,人家不愿意倒垃圾,你就說人家“阻抗”,拉著手不放。
人家倒得少,你就嫌人家這是“防御”,倒得不是貨真價實的垃圾,我的天吶,小岳岳也都笑了呢,我就問你累不累呀,孤單不孤單啊。
對不起我剛才笑場了,冷靜的說一句:真的,我們就是這樣一群獨單自己溫暖別人的重度自戀者,而且,有的時候你真的不是自己。
03
你會變成各種角色,就像演電影,但永遠不是主角,但也不算跑龍套的,最長扮演的是第三者,因為你只是個替身,一個替代角色,別跟我提“移情”,它是真正的導演。
你的角色有時候是正面的,就像溫暖的媽媽、威嚴的爸爸、體貼的老公、貼心的知己閨蜜。
有時又是大反派,什么狼外婆啊施虐狂啊暴力男啊等,最可氣的是你沒有權利選擇角色,一切都完全按照求助者的意愿,可憐的,頓時感到自己就是弱勢群體。
不是危言聳聽呀,某心理學前輩就被咨客傷了手指,有次,有個來訪拿著本書直接拍我臉上,還有次,一個叛逆的少年劃傷了我眼睛。
這,這已經不是孤單那么簡單了,容易嘛你說,被人傷害還要問人家:“剛才你打我的時候在想什么,或者你想起了誰?”,就差沒把臉貼過去,讓主角再扇一耳光了。
特別是在從事心理咨詢前兩年,你會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原來一起喝酒唱歌逛街的朋友不再約你了,聚會的時候,你就像寂寞老鼠先生,待在角落,靜靜看他們裝逼。
這個過程必須要經歷,其實山還是那座山、河也是那條河,是你自己變了,心理學是研究人性的,最容易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
當一群人在那里吹牛逼互相敬酒的時候,你一眼就能看透,其實他們內心離得挺遠的,干嘛還要裝出副親密無間的樣子,正是因為穿透了他們的防御,也不屑和他們用面具交往,所以,你就被隔離了。
這很像眾人皆醉我獨醒,但在大家都喝醉了的時候,他們眼中的你,才是真喝醉了,精神科大夫查房,在一大群精神分裂病人那里,你就是個神經病。
仔細腦補一下吧,真蠻有嚼頭的。
所謂久病成醫,有些深度心理學愛好者,也算是半個心理咨詢師了,其實他們懂的真挺多的,也會給職業咨詢師提供不同的思路,所以,他們也是半個孤獨患者。
不少心理學愛好者問我,學心理學之前覺得自己蠻健康的,學了之后怎么覺得自己病了呢?
咳、咳,你沒病,是你看到他們病了,然后他們都說你病了,你就以為自己病了,再給你個解釋,其實你本來就病的挺嚴重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現在只不過,你終于知道了。
那個時候,你是不是有種被世人遺棄的孤獨感?
04
沒關系,等你畢業了,比如從事五年以上,你就會發現,你沒病,親朋好友也沒病,再聚會時,你會和他們他們一起瘋一起鬧,世界和諧而美好。
因為,你更孤獨了,彼時的孤獨是一種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孤獨,此時的孤獨卻是一種回歸的孤獨。
就像真正的牛人總是在民間,真正的佛法也總不是在寺廟,而是在人間,絕頂高手不會是北喬峰南慕容,而是一個無名掃地僧。
還有人認為,心理咨詢師自己是不是有病啊,沒錯,有很多同行,一開始都是為了探索自己的情結,后來慢慢走上助人道路的,誰也沒規定大夫不能感冒對吧。
還有的不敢和心理咨詢師交朋友,怕被看穿了內心那點小心思,其實你根本不用擔心,你不給錢我們不能隨便看,挺耗神的。
咨詢師的孤獨還來自于他們的個人愛好。
至今我沒見過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同行,也沒見過一個不喜歡獨處的同行,深夜、一杯茶、一顆煙、一本書、一個背影,怎么樣啊,孤獨的夠酷吧。
其實他們,哦不,我們,并不是完全在意書中的黃金和女人,而是一種愛好,愛好就是一種沒有理由的輕松和喜歡。
在關系中并不是世人以為的那種孤獨,其實我們內心世界還是很厚的啊,有多厚?
大概,一千本書那么厚吧。
05
當一種看似孤單的情景被賦予了享受的意義,孤獨就是種美麗。
所以呢,我們很多的同行,開始了抱團取暖。
人總是活在關系里的,一個人待的久了難免寂寞,表面上是為了學習、切磋,其實內心更是為了一種在一起的溫暖。
就像此起彼伏的團體小組,我也組織了個網絡朋輩督導小組,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同行,我們不但一起切磋技術。
更重要的,我們彼此給予溫暖,你們是不是很羨慕啊,可以聯系我,我們再成立個什么其他成長團體啊。
不過這一點你還真要羨慕下,正因為我們是研究關系本來面貌的,所以在同行之間交往的時候基本可以“談心”,和平常的聊天是有本質區別的。
咨詢師甲:“你進來以后話很少,在想什么呢?”
咨詢師乙:“我在體會我的感受,因為你一開始的那句話激起了我的憤怒”
咨詢師甲:“哦,是的,我在說那句話的時候,就想看看你有什么反應”
…….過
是不是很神道啊,雖有些變態的感覺,但你不覺得很真實嗎?現實中你能這樣談話嗎,這樣的交流可以幫助彼此更好的反思,而交心永遠是關系的本質。
當然我們也會說人話啦,也不是什么時候都這樣說啦,比如,今天我說的話,道理是很深滴,但你沒覺得是你班主任在上課吧,咦,我發現我有點得瑟呢,反思下感受先。
嗯,是的,所以呢,最后必須用心送你句話:
如果你有個心理咨詢師的愛人,或深度喜愛心理學的伴侶,請溫柔的對待她,好好擁抱他的孤獨,你會被無限滋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