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王子》的故事里,小王子和狐貍有一段這樣的對話?!皟x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 ? ? 小時候?qū)^年最深的印象,就是大年三十,家里里里外外清掃一遍后,換上平時不用的白色刺繡的床罩,白色刺繡的臺布,擺上漂亮的果盤,裝上各色小吃,熱熱鬧鬧的貼上老爸自己寫的春聯(lián),然后平時不下廚的老爸就開始大顯身手,弄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開啟年三十的“守歲”大戲。第二天清晨,在鞭炮聲中帶著興奮爬起來,穿上里里外外的新衣,來不及梳洗就跑到爸媽跟前中規(guī)中矩地說一聲:爸爸媽媽過年好!然后開開心心地領(lǐng)一份“壓歲錢”,等吃了餃子,大人、小孩就各自團團伙伙地四處拜年了……
? ? ? ? ?后來有了自己的家,春節(jié)就是輾轉(zhuǎn)奔波的旅程。不在自己家過年,吃的自不必備,春聯(lián)和福字常常忘記買,更不用說過年的專用裝飾了,就連孩子的“壓歲錢”也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酒酣耳熱之際,有人大呼一聲:來,發(fā)壓歲錢了!于是,大人們紛紛拉開包袋,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小朋友們接的高興,卻連過年的問候都忘記了。年味,就這樣在我們一天天對儀式感的淡漠中消失了……
? ? ? ? 很多時候,我們都抱怨生活太過平淡,無驚無喜卻又匆匆忙忙。我們之所以需要婚禮、生日Party、紀(jì)念日等儀式,就是需要儀式感來給自己的生活賦予一定的意義,即便在儀式感之后日子還會一如從前,可我們依然可以在儀式上感受到與以往所不同的美好,它會讓你覺得生活充滿希望,未來充滿期待 。我們需要儀式感,用莊重認(rèn)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里每件無趣的事情,把每一件事都認(rèn)認(rèn)真真地做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的樂趣。
? ? ? ? ?還記得陸兒的新聞早餐嗎,對內(nèi)容其實我不太關(guān)注,我喜歡的是陸兒的早餐儀式感十足,精致的餐具和色彩豐富的食物之間的用心搭配,體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教會孩子對待事情的儀式感,其實是在教會他們一種幸福的能力。這種能力能讓平淡的生活變得不再普通,收獲感動的同時, 也讓內(nèi)心生出幸福感,人生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 ? ? ? ? 既然生活需要儀式感,那么春節(jié),這個最能體現(xiàn)儀式感的節(jié)日,我們何不做幾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給你的孩子留下一段幸福的記憶,讓你的生活除了茍且,還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