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臨近深夜,燈光減弱,音樂流淌。燥熱的夜里,眼眶干澀,突然很懷念眼淚的滋潤。
流水聲、聊天的聒噪聲透過耳機,July的節奏在這些背景音中透出來。我知道,你又會覺得這是一個“頹廢”的周末。
猶記得,兩年前,每一個無所事事、渾渾噩噩的周末,都會讓你惶恐不安,每個周末晚上都要挑燈夜戰,在筆記本里記下你的懺悔,并一心一意地贖罪。
現在呢?當初書房里刻下的“要想走在競爭者的前列,就必須忍受他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都已經在高考結束后,被我親手摳了下來。
你也許認為,這起碼還能留下一點念想吧。可就連這條標語,都消散在炎熱里了。
Part 2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否曾經熱忱地追求過?回首那年那個敏感的你,被合在心情文字里,字里行間充斥著對排名的無能為力和對考試的痛心疾首,你到最后,總會說,我還有自己。這在現在的我看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你那時眼里只有高考。卻總也無法更靠近夢境一步,只能在現實里徜徉,所以才選了一個觸手可及的目標不是嗎?
不過那時候你失去很多,最后也沒有得不償失。心里只有成績和排名,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哪像我,什么都沒念想,因為有欲望,便要去追尋;有追求,便免不了要取舍。我害怕去接觸新領域,害怕脫離我身上背負的那個殼。寧愿待在自己的軀殼里,外界一有刺激,便縮進去。
我的殼里,有聽不厭的音樂、有寫不完的文字、有看不及的書籍還有到不了的遠方。
可是,還是漸漸失去了,不是嗎?
Part 3
時間,帶走了你,改變了我。掌心貧瘠,思維空洞,固步自封。一直都是路癡,只會盲目跟隨人流。你怎么也無法想象,所謂的“出去”,會成我現在這般吧?
盡管努力想要變成一個有方向感的人,還是不免要依附別人才能過活。好像,要有他人的指引下,才會有信心和想法去嘗試;才會喚醒內心沉睡的飄泊因子,自由行走在陌生、擁擠的街道。
總說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一個人揣著火車票,忍受十二個小時的擁擠和不堪,得以落腳的那刻,卻是多么想念你的生活啊,兩點一線,從來不用操心吃穿用度,而我不知下一站是哪里,該往那處走。
那時的你,只有成績與排名的煩惱,卻成為你唯一的障礙,以為只要突破得了,便是出路。現在的我,中庸的績點,貧乏的課余生活,蒼白的課上,忙碌著各種程式化的任務,看似無憂無慮,每天卻萎靡不振。
慢慢地接受,自己注定是一個平庸的人。
為何一定要有所謂的夢想呢?
為何無法明確漠然存在的東西?
為何非要用言語來貶低那些在心里有著實分量的信念?
Part 4
我不知道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正因為不了解,才尋不到方向。明明其他人爽快地做出抉擇和行動,我卻在重要的關頭,選擇了逃避,不愿去面對。
也許我是為了逃避這種惶恐與虛空,才匆匆忙忙地做出了抉擇。
這真的是我所要的選擇嗎?會不會好多抉擇,都是在周圍人迅速做出自己抉擇之時,受到影響而產生的呢?
一個人的時候,反而能在菜單上快速找到自己的口味;周圍意見之聲太多,聽著聽著,便也往心里去了。
別人有他們的夢想和追求,那是他們的事;我為何一定要強求自己,委屈在他人陰影之下?因為你我都是同樣的人,就算跟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都會落后。
我們擁有一顆不甘人后的內心,卻練不就堅毅的步伐。
臨近抉擇的分岔口,才驚覺有很多事,自己跟隨人流就這么一路走過來了,無形地在被動做出選擇。從來沒有強烈地逼仄地往哪個方向靠去,只是潛意識作用,二選一或者誤把他人殷切轉化為自己的目標。
就算我沒有方向,原地打轉亦罷,也不能再照著別人的方向走,要是那條路并不好走,還得一路變相地慰藉自己接受不堪的現實。
現在漸漸相信,很多的念想會埋藏在心底,成為有分量的一部分。他們不會輕易地被提及,也無法用語言表述。
他們只是沉睡在內心里,時間一長,連自己都快要遺忘。可這不代表他們憑空消失了,有合適的契機,或者某個寧靜的夜晚,拭開蒙上塵埃的玻璃,便能窺見他們好好地待在那里。
Part 5
此時此刻的你,一定又會在夜燈中集思廣益。我卻琢磨著十二時的熄燈,然后手忙腳亂拼命尋找光源。迎接新的一天的,是漆黑的夜。還有閉上雙眼的睡眠。
已經很久沒有像你一樣,在黑暗中寫下點點思緒的經歷,我只怕一閉上眼,睜開看到的是我并不想面對的明天。
有些人,想要明天卻不敢奢望;我卻沉溺在今日,不愿面對周而復始的明天。
對我來說,今天即將過去,畢竟過來了,總歸是好的,而明日有太多不確定,反而不敢擁有。你可能昏昏欲睡,但你的欲望是清晰可觸的;而我現在是清醒的,念想卻是沉睡的。
這便是你,這就是我。
我們的差別,只在于時間。
如今我想好好地擦拭一下我那塊明鏡,照照自己,看看內心的重要之物是否還在,或許,在寧靜的夜晚里,我漸入夢境,他們能清醒,在晨曦中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