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自由訓練營主要訓練一個核心內容——自律。自律,不是自控力,也不是習慣,它是解決情緒問題的手段。情緒是一種能量,任何負面情緒都是一個信號,它在提醒著問題的存在。敏銳覺察到情緒,運用自律工具解決問題,是實現個人成長的關鍵性第一步。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對自律做過詳細闡述。它的核心要素有三:推遲滿足感、直面現實、承擔責任。
I.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重排痛苦和快樂的順序。
成長大都會經歷一個矛盾的過程:擁有成就感以前,先要經歷挫敗感;體驗到快樂以前,定然先有痛苦的體驗。無論是挫敗還是痛苦,這都和小我的利益需求不符合。小我有三個特點:趨利避害、只顧當下、易被激發。趨利避害是生存手段,而只顧當下讓小我對“利”和“害”的判斷不符合人的長遠利益。但在進化過程中,小我是最先出現的,最發達,理性出現地最晚,還是個寶寶,所以小我常把理性踩在腳下。
練習自律,便是在鍛煉理性。意識上的覺醒是第一步。我們要明白,痛苦和快樂的順序可以由理性選擇,順序不同,會導致長期結果的不同。
II. 直面現實
直面現實,就是縮小現實和期待的偏差。
情緒,是期待在向你喊話,它在提醒你,現實跟不上了。往往在此時,人無法看到現實,無法想辦法,只是被淹沒在洶涌的情緒中,一點一點耗盡自己的能量。
在填寫短期自律提升表的過程中,發現把現實寫下來是一個好辦法。正如永澄老師所說,開始面對現實的時候,便是理性啟動的時候。經過幾天時間的練習,這張表幫我想明白了很多問題,也幫我發現了一些信念性的誤區。
III. 承擔責任
承擔自我成長的責任,是成熟的開始。
承擔責任包含三個核心要素:澄清身份、設定標準、落實行動。身份與標準的設定決定了方向和高度,行動是實現的基礎。
通過做作業和答疑,我糾正了一個對自律認知的誤區,即不存在長期的自律,它是短期選擇。而我們通常所講的長期自律,實際是通過無數個短期自律形成的習慣和狀態。
自律人人可習得,它是一種有意識的、尊重現實的、承擔自我成長責任的、把痛苦轉化為快樂的能力。它是一種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習得的能力。
幾日的訓練營中,通過自己做作業,學習小組伙伴的作業,既有對自己問題的思考,又通過伙伴照見了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并不孤獨。能認識這樣的活動,真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