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版資治通鑒【1360】所謂大智慧,就是兩個不。2021-10-26

13、

四月二十七日,皇帝陳蒨崩殂。

皇上起自艱難,知民間疾苦。性格明察儉約,每天夜里,都從宮中小門不斷送進緊急奏章,批閱政事,前后相續。下令殿中巡邏衛士,傳遞報更用的計時竹簽時,一定把竹簽投于階石之上,令鏗鏘有聲,說:“我雖然已經睡下,也要令我驚覺。”

太子即位,大赦。

五月三日,尊皇太后章要兒為太皇太后,皇后沈妙容為皇太后。

14、

五月九日,北齊任命兼尚書左仆射、武興王高普為尚書令。

15、

吐谷渾龍涸王莫昌率部落歸附北周,以其地設置扶州。

16、

五月十四日,陳國任命安成王陳頊為驃騎大將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

五月二十一日,任命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為司空,任命吏部尚書袁樞為左仆射,吳興太守沈欽為右仆射,御史中丞徐陵為吏部尚書。

徐陵認為,自南梁末年以來,選授官員,又多又濫,于是撰寫文告,公示說:“梁元帝(蕭繹)繼承侯景兇荒之后,王太尉(王僧辯)承接荊州之禍敗,官方沒有時間精力處理紛繁的事務。永安之時,圣朝草創,銀錢難得,而委任狀則容易,于是權且以官階來代替銀錢綢緞作為賞賜。致令員外、常侍,路上比肩而立,咨議、參軍,滿街都是,這豈是朝章應該如此嗎!如今衣冠人才已多,禮樂制度完備,政事從容不迫,還想像以前一樣泛濫當官,這不是非分之想嗎!”眾人都服氣。

17、

五月二十三日,北齊立太上皇高湛之子高弘為齊安王,高仁固為北平王,高仁英為高平王,高仁光為淮南王。

18、

六月,北齊派兼散騎常侍韋道儒出使陳國報聘。

19、

六月二十一日,陳國葬文皇帝陳蒨于永寧陵,廟號世祖。

20、

秋,七月三日,北周修筑武功等城池,并派軍士駐防。

21、

七月二十二日,陳帝陳伯宗立妃子王氏為皇后。

22、

八月,北齊太上皇高湛前往晉陽。

23、

北周信州蠻酋長冉令賢、向五子王等占據巴峽造反,攻陷白帝城,黨羽連結二千余里。北周派開府儀同三司元契、趙剛等前后征討,始終不能攻克。九月,北周主宇文邕下詔,命開府儀同三司陸騰督開府儀同三司王亮、司馬裔討伐。

陸騰駐軍于湯口,冉令賢于江南占據險要,設置十座城堡,遠結涔陽蠻為聲援,自率精卒固守水邏城。陸騰召諸將問計,都建議先取水邏,后攻江南。陸騰說:“冉令賢內恃水邏城固若金湯,外托涔陽蠻夷聲援。資糧充實,器械精新。我們懸軍遠來,攻其嚴壘,假若不能一戰而克,更加助長他的氣焰。不如頓軍于湯口,先取江南,剪其羽毛,然后進軍水邏,這才是制勝之術。”于是派王亮率眾渡江,十天之內,攻拔其八城,俘虜及納降各以千計。于是招募選拔驍勇之士,數道進攻水邏。蠻帥冉伯犁、冉安西一向與冉令賢有仇,陸騰游說引誘,賄賂以金帛,讓他們做向導。水邏城之旁有石勝城,然令賢使派他哥哥的兒子冉龍真據守。陸騰秘密引誘然龍真,冉龍真于是獻出城池投降。水邏城部眾崩潰,斬首一萬余級,俘虜一萬余人。冉令賢逃走,追獲,斬首。陸騰將尸骸在水邏城側堆積為京觀(京觀,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之后群蠻望見京觀,就大哭,不敢再反叛。

向五子王占據石黑城,派他的兒子向寶勝據守雙城。水邏既平,陸騰頻頻遣使曉諭他,向五子王仍然拒絕投降。陸騰進擊,全部擒獲,將各向氏酋長全部斬首,俘虜一萬余戶。

信州之前治所在白帝,陸騰把它遷移到八陳灘北,以司馬裔為信州刺史。

小吏部、隴西人辛昂,奉命視察梁州、益州,并且為陸騰督辦軍糧。當時臨州、信州、楚州、合州等州人民,很多都參與叛亂,辛昂曉諭以禍福,投奔他的人,就像回家一樣安心。于是下令他們老弱者背負軍糧,壯夫參加作戰,全都樂意為他所用。辛昂完成使命返還,又趕上巴州萬榮郡人民造反,圍攻郡城,阻絕山路。辛昂對他的部下說:“兇徒猖狂,如果等待皇上命令,孤城必定陷落。只要對百姓有利,我可以獨斷專權。”于是在通州、開州招募士兵,得三千人。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直撲賊壘。反賊以為朝廷大軍殺到,望風瓦解,一郡獲得保全。周朝嘉獎他,任命為渠州刺史。

24、

冬,十月,北齊任命侯莫陳相為大傅,任城王高湝為太保,婁叡為大司馬,馮翊王高潤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韓祖念為司徒。

25、

十月十七日,陳帝陳伯宗在太廟祭祖。

26、

十一月二日,北周遣使到陳國吊喪。

27、

十一月十三日,北周主宇文邕行視武功等新城;十二月十八日,返回長安。

28、

北齊河間王高孝琬(高澄第三子)怨很當權執政的和士開、祖珽等(讒殺他的哥哥高孝瑜,事見公元563年記載),把他們的形象扎成草人來射擊。和士開、祖珽向太上皇高湛進讒言說:“草人是比擬陛下。又,之前突厥攻打并州,高孝琬脫下頭盔,扔在地上,說:‘我又不是老太婆,要戴著這玩意兒!’這話也是諷刺陛下(當時高湛驚恐過度,全副武裝要逃走,事見公元563年記載)。又,北魏時代,民間有謠言說:‘河南種谷河北生,白楊樹端金雞鳴。’河南、河北之間,就是河間,寓意河間王高孝琬將要建起金雞,大赦天下(北齊傳統,大赦之日,在閶闔門前擺設金雞及皮鼓,官員將囚犯帶到門前,擂鼓一千聲,然后釋放)。”太上皇高湛疑心頓起。

正巧高孝琬得到一顆佛牙,放在家里,夜里發光。太上皇高湛聽聞,派人去搜,在倉庫中發現用來掛在長槊上的旗幟數百面。高湛認定為造反用具,逮捕高孝琬審訊。高孝琬姬妾中有一位陳氏,無寵,誣告高孝琬說:“孝琬常畫陛下像,對著畫像哭。”其實是世宗高澄的像。高湛怒,派武衛將軍赫連輔玄倒轉皮鞭,用鞭桿打他。高孝琬呼喊叔叔,高湛說:“何敢呼我為叔!”高孝琬說:“臣是神武皇帝(高歡)嫡孫,文襄皇帝(高澄)嫡子,魏孝靜皇帝(元善見)之甥,為什么不能呼您為叔!”高湛愈怒,折斷高孝琬兩腿,高孝琬呼號而死。

安德王高延宗(高澄第五子)為之痛哭,眼中流出鮮血。又扎一個草人,鞭打訊問說:“何故殺我兄!”家奴告發他,高湛把高延宗按在地上,用馬鞭打了二百鞭,幾乎打死。

華杉曰:

高孝琬之死,死于“不服”,不服的結果,就是死。

你必須服,真心服,還要“悅納”,喜悅的服,才能重建自己生存的生態。

不服,是覺得自己該得的,被別人奪去了。卻忘了自己所謂該得的,也是當初奪了別人該得的。所以,沒什么該不該得。人性的毛病,就是看自己都是正義,看別人都是非法。而你一旦把這種心態表現出來,就會給自己招來大禍。

資治通鑒,個人命運的歷史教訓,來來回回就兩個“不”:不要貪心,不要不服。有個這兩個“不”,就是所謂“大智慧”了。

29、

這一年,北齊賜侍中、中書監元文遙姓高氏,不久,擢升為尚書左仆射。

自北魏末年以來,縣令一直多用家奴仆役擔任,于是士人都以做縣令為恥。高文遙認為,縣令是治民之本,于是建議改革選拔制度,秘密選擇貴游子弟,頒發詔敕,一一委派。但是仍擔心他們申訴,不肯到任,于是將他們全部召集到神武門,令趙郡王高叡宣旨唱名,厚加慰諭,然后派遣。北齊士人做縣令,自此開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