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過的《格局逆襲》一書,其中有一個章節的內容叫做<你晚睡4小時,就什么都有了>。作者說自己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每天比一般的人能多出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很多人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時候,自己利用那多出來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很多事情。
但晚睡4小時,對于第二天要早起的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意味著睡眠不足,拿健康付出代價,實在是不劃算。短期我們可以做到,但長期下來,身體肯定會有毛病的,如果不堅持鍛煉和健康的飲食,身體質量更會直線下降。
【我永遠也不鼓勵你通過晚睡的方式去努力。】
科學表面,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短期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下降、內分泌系統紊亂、免疫能力下降、心臟疾病風險等危害,嚴重者還可能增加癌癥的患病風險。年輕的時候我們熬得起,但等到中年后,那些熬夜帶來的危害都會一一找上門來。
相比晚睡4小時,我會建議早起2小時,就是在保證充足睡眠的情況下,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在上班前2小時起床。利用這個時間學習一門課程、練習一項技能、發展自己的副業等等,讓這些你想做的事情,成為你每天的習慣。
【每天早起2小時的人生,你真的是賺到了。】
1
首先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是順應自然規律。早晨相比夜晚,身體舒適度更高。白天由于腦力和體力已經有一定消耗,晚上做事會有一定的疲勞感,而把工作放到早上去做,效率會更高。
我會利用早晨的時間閱讀和寫作,這個時間頭腦很清醒,思維會比較活躍。有些人會在早起后練瑜伽、跑步、學英語、練字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2
早起2小時,會讓一天安排得井然有序。晚睡會導致晚起,早晨起不來自然會容易賴床,導致起床后慌慌張張,有時來不及吃早飯,容易上班遲到,影響健康和一天的心情。
我以前都是掐著上班的時間點起床,在匆匆忙忙趕往公司的路上,心情是急迫和焦慮的,早餐都是到公司后隨便買個餅子應付過去,長期下來精神狀態很差。
當我開始在上班前2小時起床后,完成當天的閱讀和寫作任務后,我有了時間自己做營養早餐,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聽聽晨間新聞、英語或者講座,一天的心情都是從容而美麗的。
3
時間固定,很容易養成習慣,不易被打亂。早起的時間可以由鬧鐘決定,要做的事情則可以固定下時間,而晚上工作則容易被一些干擾因素打亂計劃。睡前如果沒有完成當天的事情,會有一種緊迫感,無形中給自己帶來了焦慮和壓力。
比如我想養成每天睡前閱讀的習慣,但有時讀著讀著就犯困了,沒有做讀書筆記和思考,效果是不好的。有時看到精彩的地方,讀著讀著就入迷了,拖延了睡覺的時間,到了睡覺的時間頭腦還是很亢奮,影響休息。有時晚上有社交活動,回家就很晚了,閱讀習慣就很容易被打斷。
自從改為早上讀書后,晚上我就是在想讀的時候翻一下書,若是睡著也不用擔心,第二天早上接著回顧并寫讀書筆記。晚間讀書就不再是任務了,而早上的讀書就成為了一種習慣。
4
養成早起的習慣,避免因作息不規律而產生的時間浪費。作息混亂,其實要比每天規律的睡覺花的時間更長。假如第一天只睡了6個小時,第二天為了補覺就很可能睡12個小時。如果晚上還有學習任務,第一天很可能會因為沒有休息好而推到第二天去做,而第二天卻花了大量時間在睡覺上面。到最后就會是既沒有完成任務,又沒有休息好。
自從養成規律的早起習慣后,我很少睡懶覺了,就連休息日都按時起床。且不管晚上多晚睡,白天依然是到了時間點就起床,形成了生物鐘,也讓我早晨閱讀的習慣變得更加穩固,慢慢形成長期習慣。
【早起2小時,真的就什么都解決了。】
由于我工作時間的特殊性,會分早晚班,且無論什么班,上班時間都要比一般單位晚。所以我睡覺和起床時間相對一般人也會晚些。但在以前是上班時間決定起床時間,現在則是,不管明天什么時間上班,我起床時間永遠不變。當一天中別人還在被窩的時候,我就已經起床開始學習和自我提升,我會覺得這一天比別人賺到了,一天的心情也好很多,這就會給自己帶來一份成就感,會驅使自己做事更有動力,擁有更好的狀態。
參加工作以后,覺得下班后靜下心來學習,是一件多么難的事,總以“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的借口來搪塞自己。但開始保持早起2小時的習慣后,我發覺很多事情都在繁忙的一天開始前就完成了,這個習慣也讓這些事情變得穩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小結>**
在這個拼努力能得到回報的年代,你付出比別人多,就能有更快的進步。你每天比別人多花些時間提升,長此以往,量變就會產生質變,三五年后,你再回頭看,發現曾經跟你平起平坐的那些人,已經被你遠遠甩在身后了。
當然,能夠每天花額外的時間而堅持幾年提升自己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還只是停留在初始階段,或者根本沒有出發。
關于如何培養早起的習慣,請參照之前發過的一篇文章《如何不痛苦地每天堅持早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