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是不可逆轉的過程,因此我們尋思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終將成為什么樣的人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如何才能活出真正而真實的自我呢?我認為這就必須將自己活得有聲有響、有滋有味、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我們得拒絕做一個無趣、無聊、無味、無情的人。否則我們必將只是一群只懂得吃飯、睡覺、無聊、生殖的有機生命而已。
若我們的人生沒有那些值得回味的過往、沒有暢快的笑過、沒有盡情的悲苦過,那么我們的生命就不曾留住過什么!
我或許已走過了人生的二分之一,但我依然未見過生存的全貌,我不知道我得到的那些感悟是否就是人應該生活的方向。但我想人的生命本就卑微,那些所謂偉大的、高貴的、神圣的虛幻必不是是我們需要的。我們應該要過好的是當下的、眼前的甚至瞬間的時刻并且珍惜那些我們能夠擁有和已經擁有的人和事。
生活的瑣碎和平凡一方面壓抑著我們對于生活的期待,另一方面卻又在時刻勾連著我們對于美好的欲望。真正的幸福絕不是毫無征兆的大悲或大喜而是細水長流的一點點感動。因此我們不應該因為這些瑣碎和平凡只感受到了生存的習慣和生命的默然而應該一直保持對于生活和未來的那星星點點的美好想象。
生活的憂愁就在于我們明明有這么多感悟和認知卻無法引導自己走向預期的方向和得到預期的結果。我們往往都是看到卻忽視,錯過就后悔,總是在醒悟中繼續著各種遺憾和錯誤。
人在出生和成長后會產生兩種主要的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和夫妻關系。而我們在生活中所思所感、所作所為都在維系增益或者損害著這兩類關系。
我記得我與妻子婚后鬧意見最多的事情是關于兩個人每日里那頓晚飯和周末的每頓飯該吃什么。
那時候每到下班前妻子就會電話或者訊息問我晚餐去哪吃又吃什么。而我是一個對吃不挑剔的人,碰著愛吃的就多吃幾口,遇著不喜的也不至于浪費,所以對于每天的“例行公事”真不太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布置。妻子則表現得只想吃到自己想吃的,否則必然會有些情緒。
這應是許多情侶或者夫妻會遇到的情形,對此男人們一般會認為不重要也就往往表現得不耐煩和隨意,女人們則對此特別的堅持和表現得“無理取鬧”。可仔細一想,兩個人的生活從浪漫虛幻走向瑣碎現實難免會有一方敏感地接收到難以接受的落差,若是另一方不能及時補救甚至連爭吵都不愿參與則絕不是件幸事。
我想這時候男人們該做的要么是每日里細心的布置一頓外餐或者就應該溫情的做頓晚飯,無論美味與否都是對伴侶的表白和關懷。此時用不著大男子主義的惡意擔心要是這樣長此以往會不會導致沒了地位、養成了懶婆娘,我想但凡有愛的人都不會讓對方真正的勞累和白白付出。彼此的關懷、包容和體貼只會讓愛著的雙方“越陷越深”以至于無可自拔,那時生活自然多了情趣和幸福。
可惜那時甚至如今的我也不過想到而已卻做到的時候少,每次總在爭吵后暗暗的后悔又默默地決心下次一定要改正,可始終都在爭吵——后悔——忘記——爭吵的循環中。
人生真的很短暫,你以為時間和精力都是自己的自由,可一轉眼我們就為人父母不得不為家庭的運轉而奔波不息。再想說浪漫和未來早已在生存的重壓中褪色甚至遺忘,即便不時的拾起、懷念卻不得不選擇忽視和忘記。
今日是父親的生日,本計劃著昨天晚上或者今天回家一趟,可沒完結的工作、一堆瑣碎的雜事、幼小的女兒、懷孕的妻子以及疲倦的身體和巨大的精神壓力或還有“時間還多、機會還有”的借口讓自己又一次難以回家。
昨日下午父親讓弟弟傳話我:工作忙就別折騰回來了。后又接母親電話說:反正就中秋了到時候一起回吧,也不是過整生。聽了有些難受,我已經記不得這些年那一年陪過父親母親過生日了,想著慚愧又傷心。
如今我在外忙碌時總會不自覺的想到我的女兒,想著她會在家做些什么,有沒有哭鬧,會不會孤單。每次下班后臨近小區時總要加快腳步希望快點進到家門聽到女兒的聲音、看到女兒的身影還要緊緊的抱住她感受她的溫度。而每次聽到她的一聲聲“爸爸”就覺得世上沒有比這再幸福的事了。
我與我的父親一樣都是情感比較含蓄的人,但我想我無法回避我對女兒的熱愛他必然也無法冷淡對兒女的關懷。
在這樣一個日子里,我又一次沒做到一個兒子應該盡到的孝心但我依然想表達我對父親的愛。
父親,盡管您未必會仔細看到我的朋友圈,對于您的愛也不能用朋友圈來表達甚至我還會錯過您的下一次生日,但我依然想說:父親,生日快樂!我永遠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