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件事讓我細思恐極。
我好像正漸漸失去思考的能力。
時間回溯到兩周前,馬哲老師突如其來的提問在我昏沉的腦海里投下一顆深水炸彈。
“哲學是……XXX你來回答下‘我是誰,我從何處來這個問題’。”
我是誰,我從何處來?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哥哥慵懶磁性的聲音在耳邊炸裂。可除此之外,我的腦海一片空白。
我四肢僵硬蒼白著臉,試圖搜腸刮肚的尋找著身為文科生的一點記憶。用那些冠名堂皇的詞語武裝自己,不至于太過尷尬。可我驚恐的發現竟找不到只言片語。
逃離文綜硝煙彌漫的戰場才不到兩年,我已經無法迅速拼湊出自己的思路。更可怕的是,我下意識的選擇了借鑒前人,而不是自己主動地思考問題。
我完美的踐行了老祖宗的訓誡:沉默是金。在一百多名同學目光的洗禮中倉皇坐下。
可笑的是上學期我還以比賽優秀者的身份,在詩社的小伙伴面前意氣風發的做了一次《寫作中的思想力》的分享。
現實狠狠抽了我一巴掌,啪啪作響。
前兩天在南方周末上看到有前輩留言:“Leo:當我在孤獨的時候再也想不出東西來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可能已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甚至靜不下心來細心閱讀完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可面對零碎的信息,我卻有著充沛的經精力去不斷索取。可,信息越多我卻越發無知。”
我是什么時候開始漸漸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是我聽從著“過來人”的建議時刻提醒自己與同學們打好關系擴大人脈,與室友們同進同出,與同事們談笑風生的時候;是我因綜評分與評優掛鉤而力爭在各個社團協會里混的出人頭地風生水起的時候;是我為了增加所謂的談資在豆瓣知乎的指引下不斷快進著電影,翻過又一頁的名著,囫圇吞棗的咽下人類最值得驕傲的精神糧食的時候;是我習慣性的在網速最渣的課間掏出手機瘋狂點贊收藏和轉發,在硬盤里屯著多到爆卻束之高閣的干貨的時候;是我愛上了各種聽書和評論站,理所應當的將別人的觀點不經過濾便輕易塞入自己大腦的時候;是我提交批改網作業只能靠著有道翻譯從中到英一句句復制粘貼的時候……
疲憊的交際讓燦爛的笑容凝固在臉上;組織里的深淺讓我起起伏伏;涉獵范圍的擴大于我而言不過一知半解;各種干貨不見天日暗地發霉;論壇等級飆升卻流量見底;貧乏的英語詞匯拼寫錯誤百出……
我們習慣了社交平臺上置頂的熱門推送,貼著深度好文標簽的熱血雞湯,披著人生哲理外皮的必讀軟文。
習慣做一個毫不費力的伸手黨,嚼著別人反哺出的剩菜,甘之如飴。
不可否認,自媒體的出現讓們獲取知識的平臺無限擴大。不斷刷新的分享和段子刺激著我們疲軟的神經,仿佛荒漠中久違的甘泉,緩解著旅人內心的焦躁。輪番轟炸過后,初見的驚喜早以磨滅殆盡。充斥在心頭滿滿的是淡淡疲憊,重復的焦躁以至于無動于衷。
這里是精華和糟粕并存的地方,是饑渴者的天堂,也是垃圾者的處理站。
關鍵是要有辨別力。
宿舍里的學神小A說過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學習消耗能量,不學習消耗電量。
隨時在書包里預備著充電寶的我,無力反駁。
某位大哲曾經說過: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我瞬間腦洞大開,讓思緒如野馬在草原上奔馳:倘若有一天,全球進化。其他的動物進化到擁有與人類不相上下的智力,甚至更勝一籌。到那時人類還會得意的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睥睨眾生么?還是淪為圈養的寵物,刀俎上的魚肉?我不得而知。
每每想到這點就汗毛倒豎頭皮發麻。
我開始試著做點什么。
為了與我薄弱的意志力抗衡,我采取了比較極端的做法。
1.痛苦的卸載了空間,微博,關掉了朋友圈。總覺得刷動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打亂了自己的節奏,將整塊的時間零碎花了,下次再進入狀態就不知何時了。說來也有趣,進來發現越是優秀充實的人,分享自己動態的頻率就越低。他們大多不聲不響的奮斗著,卻在未來的某天旁人羨慕的眼神中成功。知乎上有位大神做了很精確的分析,深以為然。大家可以找找看。
2.規劃自己的時間,認真的執行計劃。說來簡單卻行之不易。人類的七宗罪之一是懶惰,與效率殊死搏斗對身為拖延癥患者的我來說簡直痛不欲生。毒瘤已長,早割早輕松。具體的實施方案不做贅述,簡書知乎上都有很好地總結。只是談一點感觸吧,除非認真去做,你不會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3.冥想反思,見微知著。第一個階段:在網上查找許多方法后,我還是選擇了最樸實的一種,被動思考。我將老師在課上提過的熱點抄在本子上。一有空閑就搜集相關的資料,強迫自己把思考的結果記下來。每次看完電影和書后,提醒自己做不少于三百字的總結與評論。堅持寫日記,別笑,大道至簡,至少我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字竟然比以往略有長進。第二個階段,謹言慎行。和伙伴們談笑時,把以往不經腦子的話在心里默念一遍,凝練清晰的表述出來。靜默少說,字字珠璣。大家在聊天時潛意識里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不經意的顯擺往往顯示了個人的素養。這個世界演講者太多了,試著做個善于傾聽的人吧。第三個階段,見微知著。每一個小細節都會引發無限的遐思,從洗發水的多品牌效應到記賬軟件的前景預測,就喜歡這樣一本正經的“胡思亂想”。還記得大學第一節課是語文,老師說:“我希望你們以后走在路上,看到一朵路邊盛開的花都會為她的嬌顏感到歡欣。”當時覺得無比矯情和扯淡,可經歷了那么多后漸漸意識到,再無堅不摧的外在,都要有顆溫暖柔軟的心相配。這樣,才不會在生活的小黑屋中張皇。
要有光。
你心是太陽。
良藥千方,因人而異。但愿能堅持下去,也許在不久將來可以和大家談談效果呢。
思考者長孤獨。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送給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