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曾經講過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位患了癌癥的女士。已經到了晚期,癌痛令她難以忍受。但她又不想吃止痛藥。因為她認為那樣會抑制她的創造力。于是這位女士就來求助艾瑞克森。想問問艾瑞克森,怎么才能在不吃藥的情況下減輕癌癥的疼痛?
艾瑞克森對她說:“夫人,我可以教給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照我的辦法去做,只需要練習一下,你自己就可以做到。這個辦法就是,當你疼得厲害的時候,你就假裝聽到門口有輕微的響動,并且想象著你的門是半開的。這時候你抬起頭,向門口看去。突然,你看到一只巨大的孟加拉虎正抬著頭,瞪大了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盯著你看,它全身繃得緊緊的,張著血盆大口,隨時都準備撲過來。夫人,現在請你告訴我,當你想著這只老虎的時候,你感覺到疼痛了嗎?”
"好像真沒有感到疼痛呢!" 這位女士回答。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直到她去世,這位女士都是用視覺化思維和其他類似的技巧來對抗她的疼痛。當別人問她疼不疼時,她很平靜地回答:"我應付得不錯,因為我把一只孟加拉虎藏到了床底下。"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其實是利用了戰斗/逃跑反應的原理,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一般說來,當我們遇到危機狀況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往往是發愣,或者震驚。在這種情況下人是處于木僵的狀態,這時候人的意識是暫時空白的,體會不到疼痛冷熱等感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休克狀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然后就會出現戰斗或逃跑反應。這種反應與人類千萬年的進化有關。因為在遠古時代,人類遭遇最多的危險就是各種猛獸。當面對猛獸的時候,往往靜止不動能夠迷惑對方,減少引發猛獸攻擊的幾率。因而這種反應逐漸被內化到基因中,并且一直傳承到現在。
艾瑞克森正是利用了人的這種原始機制,通過視覺化思維,激發人的原始區中的戰斗/逃跑行為,使人疼痛的感覺暫時被抑制。
當然,有人可能說這也太殘忍了。不想被驚嚇到木僵的狀態。但是,許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像癌癥后期的疼痛是實在讓人痛不欲生,無法忍受的,絕對是生不如死的。因為曾經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遭受過這種痛苦,所以我深深地理解:這種暫時的驚嚇,對于那些正忍受著非人疼痛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這則簡單的小故事當中其實蘊含著巨大的智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善于運用這種視覺化的思維,不但能夠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工作效率,還能極大的提高生活質量。
大家一起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