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前段時間學到的一個詞語,特別喜歡。有蒼古之意。
朋友圈有很多人在學古琴,偏偏我這個一開始喊著要學古琴的人反而沒起步。本在搜索古琴的制式,無意中看到“枯木龍吟式”,一下子就被這種簡單異常的古琴式樣給吸引住了,它不如蕉葉式嬌俏婉婉,也不如伏羲式中正一方,更不如落霞式如走奔雷,枯木龍吟本身就是“棺材板”式樣的平扁身材,和我寡淡的風格非常配。同樣,我也被“枯木龍吟”這個詞給吸引住了。
枯木龍吟式古琴
本是佛教語。出自《五燈會元·洞山價禪師法嗣·曹山本寂禪師》:“乃問師:‘如何是枯木里龍吟’……遂示偈曰:‘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喜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字面意思就是在枯木中聽到龍吟之聲。大家沒見過龍,所以不知道龍是什么聲音,我也沒見過,但是我覺得現實生活中,只有鯨魚才能發出龍吟的味道。請看下面這個視頻,鯨魚的聲音真的很蠻荒蒼古。
這是一只孤獨的鯨魚的聲音
“枯木龍吟”這個詞本指在闃寂中能聽到巨響,有種強烈的反差。這種聲音和清嘯的鳳鳴(我個人覺得鳳鳴和丹頂鶴的聲音很像)不一樣,鳳鳴給人更清脆炸裂的感覺,龍吟應該是如同晨鐘暮鼓一樣沉重綿延,給人心頭一擊吧(好吧,我在意淫)。我不喜歡佛教對于這個詞語的解釋:絕滅一切妄念 。我更喜歡將它解讀成如同生命般生生不息:趴在枯木中,聽到龍吟,似木中孕大龍,升發勁力,若東方騰青龍。枯寂中孕育生命本身就是令人熱淚盈眶的事情。
好不容易又收了一個喜歡的詞語,開心。
ps:當年還喜歡“月照流黃” 這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