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海峰老師的《DISCover自我探索》,我想對著目錄再來梳理一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新的認知。
一、行為風格理論
這章首先提到了三對概念:“行為和情緒”、“認識和了解”以及“付出和投入”。行為不僅會影響你的情緒,也會影響他人的情緒;認識不等于了解,我認識你,但我不一定了解你;至于付出和投入,管理付出不去激發投入來得有效。
接著書中提到了“人的敏感度”,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能否識別、能否運用、以及能否管理。下次逛街買衣服時,我們可以判斷一下服裝店銷售的段位,哈哈。
最后通過左右手交叉握住的游戲引出行為風格理論的兩個基礎:行為的傾向性以及通過建立參考坐標系從而更準確的描述事物。
二、什么是DISC
1、介紹DISC的內核。主要從兩個維度來看,“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以及“快OR慢”,由此引出兩個團隊原則:“打配合,做組合”(這個原則最直接的應用我感覺就是單位里的BOSS和書記的分工協作)、“從他人角度出發”(有時候采用他人偏好或者習慣的行為方式去溝通,會事半功倍喲)。
2、介紹DISC分別代表的四種特質的特點,舉例每個特質的代表人物,著重介紹四種特質的挑戰和優勢。DISC沒有優缺點之說,有的只是特點。一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具備這四種特質,而且每種特質的人都有可能從事領導、銷售、行政等不同的工作,你所需要的只是揚長避短。海峰老師還介紹了四部電影中的人物用于對應每一種特質,并且通過各種小細節來解析片中人物的行為特質。(得空我得看看這四部電影。)
三、如何運用DISC
剛剛學習了DISC的基本知識,如海峰老師所說,很容易陷入“貼標簽”的怪圈,判斷你所接觸和認識的人是什么特質的。不過,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覺得我們需要逐漸將關注點轉移到自身身上。你需要注意防止自身的優勢變成劣勢,通過舉例三國時期蜀國的四位人物詳細闡述。在日常團隊工作中,一定要加強團隊溝通,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最大能效。
接下來是介紹DISC說明書——DISC測試報告,通過解讀報告中的分析表、轉換模式和作風卡,來幫助我們看懂自己或他人現階段的說明書。
重要的是,海峰老師提出來,性格特質是可以調整的,不要每次都想,憑啥讓我改變啊,你為啥不變呢?調整能力越強,產生的影響力也就越大。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的工作單位屬于事業單位性質,在里頭呆久了,很多人都是官老爺架勢,有時候想起來也是蠻氣人的,只希望自己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后,海峰老師用自己和太太的事例,來給我們介紹如何運用DISC來處理家庭關系(看到他C特質的太太,我其實內心松了口氣,哈哈,沒有最C,只有更C。)。Remember: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另一半,而是用另一半接受的方式去影響他。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最用心。
通過學習DISC,既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又可以幫助自己更加理解他人。
To be a better me!
2017,跟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