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讀《月亮與六便士》
終于讀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大呼過癮。放下小說,心堵得慌!突然想起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一句臺詞。
You're always chasing some place you aren't,where it's always summer.總是在尋找不屬于你的四季如夏的世外桃源。
究竟該終日仰慕月亮,卻看不到腳下的六便士,還是盯著腳下的六便士,而忘了心中的明月?
當我們還在糾結,主人公卻用行動給出答案:
"追逐夢想的過程就是追逐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面對這樣一個逆天而行不識時務追逐理想的異類,難怪現代作家馮唐會說如今因為羞愧不敢再看《月亮與六便士》,此書確實難得!
一、責任是最大的文明,也是最大的虛偽
? ? ? ? 四十歲的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平靜地給他妻子留下一封信,就從倫敦遠走巴黎。而他的妻子能原諒他跟一個女人私奔,卻不能原諒他為了畫畫而拋妻棄子。知道真相的妻子變得非常的清醒,一個女人讓他迷戀,我有信心去戰斗;只為追逐夢想,我絕望了,我可不想跟一個觀念作斗爭,那是不明智的。
讀到這,不由自主的想到萬民敬仰的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絕紅塵,遁入空門。他從不愛女紅的妻子,曾幽居獨守,默然不語,繡花三年整。只是無人如毛姆關注她當年的屈辱與凄愴。
蕓蕓眾生如同他們的妻子,無法理解為了追逐藝術,竟然丟掉舒適的家庭,放棄一般人過的那種幸福生活。
讀到這突然萌發一種思考——責任究竟該如何擔當?
二、幸福不是追求趨同,更應關注個性感受
施特略夫在妻子勃郎什愛上思特里克蘭德后,放下自尊,苦苦哀求,終究無法挽回。最后他終于明白:
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他的傷害,”他說,“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被始亂終棄的勃郎什終于明白,思特里克蘭德不是一個能使女人幸福的人,他最愛的終究是藝術。她平靜的吞下草酸,燒壞聲帶,氣絕而亡也不會頭。
我們都很想知道,她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悲慘的無底深淵才恐懼絕望,不想再活下去。
“為什么討人喜歡的女人總是嫁給蠢物啊?” “因為有腦子的男人是不娶討人喜歡的女人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而思特里克蘭德那孤獨的靈魂中懷著種種奇思遐想,終于向點燃起自己豐富想象的陌生的荒島出發了。
外科醫生阿伯拉罕因為看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義,只經過半小時的考慮就甘愿拋棄一生的事業前途,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真的是糟蹋自己嗎?
讀到這,不由得讓你思考:生活的意義,更多取決于認為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永遠不要為了討好這個世界而扭曲自己!
三、成功不是創造了輝煌,而是體驗到安詳
流浪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島的思特里克蘭德,理解了他的生活,把他的慧眼所看到的世界用圖像表示了出來,終于尋找到心靈的平靜,纏繞著他的魔鬼最后被拔出,他那遠離塵囂的受折磨的靈魂也得到了安息。
他用一對失明的眼睛望著自己的作品,也許他看到的比他一生中看到的還要多。他的土著妻子愛塔說,他對自己的命運從來也沒有抱怨過,他從來也不沮喪,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心智一直是安詳恬靜的。
他創造了一個世界,也看到自己的創造多么美好。以后,在驕傲和輕蔑的心情中,他又把它毀掉了。
想著他灰飛煙滅的藝術世界,不禁思考:成功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