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問,第一次去男朋友家該不該干活。別人回答的是:“看被愛的程度”。
我覺得還得加上一條,兒子被愛的程度。
自我媽去婆婆家過了第一個年,掌廚刷碗打掃衛生后,這活就順理成章,理所應當的干了二十年。我可沒說去婆婆家不該干活,大家將心比心,生活也能和諧一些。
但是如果人家就是看你不順眼,你哪怕做的十全九美,也是沒用的。相信我,人真的存在氣場不合這條。在我看來,兒媳婦去婆婆家干活,純粹是表達下孝心,平時忙工作,過年去幫忙讓老人輕松一下。婆婆那邊,也應該多體恤一下,領了孩子這份孝心。善解人意婆婆不該是站在一邊吹毛求疵,橫眉豎眼的指手畫腳,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又不是說兒媳婦平時就躺在家里,不工作,不養孩子,不照顧老公。
婆媳關系總是被拿出來對立,一句多年的兒媳熬成婆,更是彌散著一股濃濃的怨氣。憑什么人家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主,要到婆家就變成粗活使喚的老媽子呢?同樣,兒媳婦不要從開始就受社會不良風氣洗腦,對婆婆心懷芥蒂,刻意找茬。大家各退一步,說白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最看不上自己受了窩囊氣,拿別人撒火的。一點能耐沒有,成天窩里橫。大家不是看在人情面子上,誰買你的賬啊。成天教育這個不成熟,那個沒出息的,就好像自己站在那個數落別人,痛打落水狗有多威風似地,動不動來句:我就早說吧,一出事兒了馬后炮放的比誰都響。
所謂的人情綁架不就這樣么,最缺的就是雪中送碳、施以援手,可最不缺的就是媚高踩低,落井下石的了。
就像偏心眼的人最經典的臺詞:“我說句公道話啊”一樣,大家都喜歡做這種標榜自己,表里不一的事。
可是長大是什么啊,長大就是“忍年輕時不能忍,承年輕時不能承之重”。
長大就是,我們都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同時也變成了社會喜歡的那種人。
小時候看電視劇,最恨心狠手辣的女二號殘害天真無邪的包子女一號。長大后,卻恨不得女二號趕緊解決掉一臉天真的女主。說到底,女二號之所以被人討厭,不就是因為她是女二號,所有最不光彩,最陰暗,最痛苦的情節都由她擔負,而女主只要沐浴在陽光雨露下,繼續保持著自己的天真無邪,享受著主角光環護體就可以了。
換個角度想,女主被扔到泥沼中,還能出淤泥而不染,變成一朵白蓮花。大家都那么熱衷追《甄嬛傳》干嘛啊。
一個人享受著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天真無邪是值得羨慕的,有人肯為她搭蓋一座溫室,阻擋所有的風吹雨打,與世無爭。
可大多數人都沒這個好運氣,只有不斷的努力,削尖腦袋抓住一切機會,拼命的向上爬,甚至不敢停留一下,因為上面的人在往下踩,下面的人隨時往上沖。
殘酷的現實,更能織就溫暖的童話。
在暗夜中踽踽獨行的人,更珍惜陽光下的生活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