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我和300余位寫作愛好者參加了《粥左羅21天寫作訓練營》。這是我開營后的第二篇作業。
粥帥講了,增加文章說服力,需注意邏輯嚴謹的4個方式①結論先行②歸納分類③調整順序④刪減信息。結合里面的3個邏輯方式,嘗試寫下這樣一個故事。
樂觀的人看到轉機
****** 結論先行 ******
“撿垃圾”不論是看還是聽,不論何種原因,人們都會感嘆,故事主角真悲涼。我這個80歲的故事主角,卻把悲涼的人生過得既豐富又精彩。
昨天,“垃圾”這個上不了臺面的物品,第一次被寵幸,在餐桌上、閑聊時隨處可講。讓我這個“撿垃圾”、“收破爛”到“收廢品”,在垃圾分類專業奮斗了60余年的老年人感慨萬分。
****** 時間關系 ******
50年代,16歲的我打上布包,坐著客運車朝著心中的大城市進發。夜晚,車子轉過最后一道彎,城市的燈光躍入眼簾時,我確信,這座閃著金光的城市就是我實現人生夢想的搖籃。
在日光的照耀下,現實給我劈頭一瓢冷水,找不到活路又被三餐吊打的我,一無是處,就如餐館外面、巷道里面、工廠旁邊、電線桿下堆滿的垃圾。在棲息的橋下,唯一的樂趣就是收收撿撿垃圾堆里的書籍、報紙和各種紙盒,看看寫寫畫畫。不知不覺,撿回的紙張堆了一大山。
一天,一個老漢走進橋洞,想收取我的“杰作”,還給報酬。正是上頓不接下頓的我,立即與老漢開始捆裝,交談中得知垃圾里面也有學問,垃圾里面也有黃金。
60年代,我撿過紙箱、塑料、酒瓶。80年代,回收縫紉機、收音機、自行車。90年代,回收彩電、冰箱、空調。經過幾十年的苦拼,我學會了處理垃圾和利用垃圾,一人干,多人干,從無房無戶、無房有戶到有房有戶,一幀幀、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 歸納分類 ******
樂觀的人易得新樂趣。從“玻、金、塑、紙、衣”到“豬可以吃的、豬都不吃的、豬吃了會死的、賣了可以買豬的”,層出不窮的垃圾分類口訣,讓人愉快學習掌握和使用。
樂觀的人看到新商機。“坐車來蘇州扔吧,花40元PK上海扔錯了,罰500元。”、”代扔垃圾,1樓2樓30元/月,3樓4樓40元/月,5樓6樓50元/月”、“2019最新職業培訓項目—職業垃圾分類師”,這些致富點子思維強大,反應極速。
樂觀的人燃點新希望。垃圾分類政策一出,幫助垃圾分類的專業人員有了,收取垃圾的職業人員有了,解說垃圾分類的文章各有各的創意,新發明的垃圾桶上市限賣了,與垃圾分類相關的股票也漲停了。
走過大半生,從不認為“收垃圾收廢品”是一件又臟又累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為樂觀,我時常看到新轉機,追逐新希望,實現新夢想。
這是一個文明的時代、神奇的時代、創新的時代。我用這段回憶告訴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們,在無望中學會找到希望,在希望中去實現夢想。
****** 作業總結 ******
本文純屬虛構,看官笑笑即可。寫作路上,我才開始,繼續加油。再次回顧文章的邏輯:
①結論先行:先說結果,再說原因。
②歸納分類: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③調整順序:按照重要程序、因果關系、時間關系、結構關系、推進步驟5個方面。
④刪減信息:與寫作主題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