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享是自己課程后的一些簡單思考,因為段落書寫,所以不一定清晰,若有興趣歡迎留言探討交流,謝謝!
課后隨筆1:
當環境看起來特別順利的時候,你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心態?
在順境的時候,我們要做到韜光養晦,需要我們能夠居安思危。
正如何老師所說,這話說容易,但是要做到卻需要付出很多,給出了今天一個詞:余量,任何事我們應該留有余地,就如這詞疫情,誰現金流充足,誰就能挺過去。
課后隨筆2:
黃帝內經原文——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所以春季邪氣傷人,多病在頭部。夏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氣傷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四肢。
課后隨筆3:
你有哪些習慣是順其自然的?
過一陣喧囂的日子,就要過一陣安逸的日子。其實順其自然需要回顧自己和過往,找到更多。
課后隨筆4:
黃帝內經原文——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
春天多會發生鼽衄(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夏天多發生在胸脅方面的疾患,長夏多發生腹瀉等里寒證,秋天多發生風瘧,冬天多發生痹厥(肢體疼痛麻木)。
課后隨筆5:
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時不以文,故我清凈而人自正。
這句話是出自唐代房玄齡的《晉書·帝紀第六·元帝》,意思是用行動而不是語言來打動別人,用行動而不是華麗形式來回應上天,因此我清凈我為,百姓行為端正。
課后隨筆6:
黃帝內經原文——
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如果冬天不進行按蹺等擾動陽氣的活動(就是指按摩、推拿),來年春天就不會發生鼽衄和頸項部為的疾病,夏天不會發生胸脅的疾患,長夏季節不會發生腹瀉一類的里寒病,秋天不會發生風瘧病,冬天不會發生痹厥、飧泄(大便泄瀉清?。?、出汗過多等病癥。
課后隨筆7:
黃帝內經原文——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精就是人體的根本,是精華、精微,是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陰精內藏而不妄瀉,春天就不會得溫熱病。夏暑陽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熱,到秋天就會釀成風瘧病。這是診察普通人四時發病的一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