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畢業了。
還記得當初剛剛入學的時候,對什么東西都是好奇的,看到林蔭道上剛剛下課的學姐學長們抱著書走過來,心里恍恍惚惚地想,原來大學是這個樣子啊。
這四年真的過得飛快,還沒有從小鮮肉的身份中適應,轉眼就變成了老臘肉。但是此時此刻坐在宿舍的書桌旁,慢慢地敲著鍵盤,回想這一千多天的日子,發現它教會了我太多的東西。
周六的時候去蹭課,看到老師在臺上講課,外頭操場舉辦活動的音樂聲震耳欲聾,不知道怎么的,心里面就有些莫名酸楚的情緒。學生們有的在前排認真聽老師講課,也有的在后排偷偷玩手機,看閑書。作為一個旁觀的局外人,這一刻才真正明白怎樣的學習態度才對得起自己的未來。
總是在想,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加倍努力地學習,好好地聽每一堂課。但可能有這樣期望的,終究都是有些辜負了光陰的,如今才漸漸明白有些事只能后悔遺憾,不可以倒帶重來。
越來越舍不得學校的圖書館。之前大三課少,去圖書館里借了很多本“閑書”。如今想想,那大概是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日子,每天在圖書館里混到太陽西沉。那幅昏黃的畫面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還記得在圖書館的大桌子上看到的或勵志或幽默或彷徨的話,讀來一笑,如今再看,反而不復當初輕松的心情。
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一代代的大一大四,我們終究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環節,而時光之鏈綿延萬里,不曾中斷過。
我將離開這座象牙塔,成為社會的一個齒輪。
當初給我震撼,教我知識,教我做人的老師們,一些相處的畫面慢慢地浮現在眼前。可以說教過我的老師們個個都是很優秀的。反而是我不夠刻苦,學不來他們知識儲備之萬一。可能以后再也不會有這種在課堂上說說笑笑的場景了。我想起大一時候的昏暗教室,盛夏蒸騰的暑氣,頭頂慢慢悠悠旋轉的老舊風扇,耳邊老師穩而沉的講課聲音。恍然間明白那該是最好的時光。
我在摘抄本上寫過這樣一句話,此刻它毫無預兆地出現在我腦海里:
似乎我們總是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很多美好的時光,而當所有的時光被辜負,被浪費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
——錢鐘書
老生常談,老生是指失去了重來機會的人,常談,談的是不再重來的事。這原來是個多悲哀的詞。
回想起原來考試的時候,呼朋引伴,在一張大桌子上坐著滿滿當當的六個人,當初的緊張不復存在,反而是當初拍搞怪照的小細節還歷歷在目。
當初在新生群遇上,幾個人相約一起成為舍友。真真是“孽緣”。有四個小伙伴提前來,在宿舍里坐了一會兒,幾個人都開始傻笑,說著一些冒著傻氣的話,第二天還起了個大早,去操場一起去跑步。這些抽風的行為,每每想來,莞爾一笑。
和舍友聊天,聊到彼此的第一印象,還真是特別地出乎意料。以為文靜的妹子能彪悍地徒手開罐頭,以為性格冷清的小伙伴其實特別軟萌。
四年來,大家的頭發長了又剪短,短了又留長,留過直發,也燙過卷發。發色從黑到五顏六色再到黑色。從素面朝天,到彼此摸索著化妝,和入學的照片比比,真的天差地別。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題目叫大學是個整容院。覺得很有意思。其實大學是個很重要的人生階段,被高考和試卷壓抑的美的天性在大學中充分地發揮出來,變成了現在各種神奇的女大十八變。經營出一個更好的自己,才是大學給我們的意外之喜。
友情有很多種方式,之前的日積月累是經歷,現在的銘記珍惜是收獲,以后的惦記和聯絡是一輩子的財富。
手機內存清空了幾次,次次舍不得的,都是那些傻模傻樣的照片。在這呆了四年,遇到了兩場很大的雪,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有在雪地里寫彼此名字和各種“鬼畫符”的時光了。凡此種種,都感謝遇見,感謝陪伴。那些笑臉會伴著母校開得燦爛的薔薇花,枝干盤扎的老槐樹,一同留在關于二十幾歲的記憶里。
關于大學有過很多很多的安排和期待,四年一晃而過,卻發現當初的想法大都是異想天開。可是關于夢想,反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我在隨筆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如今寫下夢想兩個字就覺得諷刺的自己,是多么值得諷刺。”
北島寫過一首詩,說舉杯相碰,聽到的都是“夢碎的聲音”。可能人生這一輩子就是有太多太多的遺憾,太多太多的求而不得,可這才是生命本來的樣子。
這四年,有過挫折,沮喪,有過落寞,無奈,可是這樣才慢慢懂得,真正覺得珍貴的是什么。小時候有人想當科學家,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當作家,后來這些夢想慢慢變得具體而現實,想當霍金那樣厲害的科學家,想當白求恩那樣偉大的醫生,想當魯迅那樣不朽的作家。時間慢慢累積,孩子慢慢成長,會覺得當初想要和他們比肩的想法單純幼稚得可笑。而現在才漸漸明白,不是自不量力就應該被嘲諷,而是成不了霍金,白求恩,魯迅就放棄自己當初為之熱血澎湃的熱愛,才是應該被嘲笑的一件事。
偉大的人不可復制,可厲害的你自己卻是可以被塑造的。
我喜歡寫文章,為了這個小小的喜歡,當初義無反顧地選了河北省最強的文科類高校,選了中文系,選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我投了幾次稿,石沉大海。寫了幾篇文章,都無法寫到最后。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熱愛,甚至覺得我在這方面其實一點天賦都沒有。
其實,我知道,每一個諷刺過夢想這個詞的人,都聽過夢想破碎的聲音。
我知道這該有多么痛苦。
大四剛剛開始,我投了一個比賽,雖然只是入圍,但是數萬的投票真的讓我熱淚盈眶。我才明白其實自己是真的熱愛文字的,它不是孩童時期虛無的天真,而是我用以支撐人生的樂趣所在。
現在的我依然是個小透明,但是有自己的專欄,也收獲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感激每一個在我的文章下面點贊的陌生人,也被他們留下的長評而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知道可能寫到最后并不意味著功成名就,畢竟這世上有太多有才華又有運氣的人,但是當我面對文檔內心的安寧,在文字里遇到的和我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時的欣喜,都是真實的。
小時候談夢想是初生牛犢,心智成熟時候仍然堅持它,那就是真的熱愛。
我在迷信夢想的時候寫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還在呼吸,就永遠不放下寫字的筆。”
把這句話拿出來送給如今的自己。那里面,有我期待的所有安寧與驕傲。
站在要畢業的當口,才知道大學真的是人生最最輕松的一個階段。為了一份工作,跑了很多路,考了很多試,也慢慢地明白一點社會本來的樣子。
越來越覺得人生就是各種各樣的選擇,而不同的選擇也決定了不一樣的人生。
應聘了一個教育機構,工資開得很高,但是應該很辛苦,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媽媽說:“我不希望你很辛苦地掙很多錢,也不希望你因此而離家在外。”
媽媽說她覺得安安穩穩的人生同樣很幸福,賺的錢多就多花,賺的錢少就少花,幸福不幸福跟工資沒有絕對的關系。
我選擇了考公務員。
在離家不遠的城市,國考的時候進入面試,沒發揮好,就沒有被錄取。回來的火車沒有搶到座位,就一個人站在擠擠攘攘的過道里,穿著沒有穿習慣的正裝,覺得整個人都頹喪得沒有一點生氣。
火車是個很神奇的存在,路途的疲憊讓很多人都顯出滄桑的樣子。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形容狼狽的人,很多人彼此對視,但眼睛里都沒有情緒,空氣也是渾濁的,鐵軌和轱轆的規律性磕碰造成的聲響讓人昏昏欲睡。
我那時候才意識到原來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不停地奔波和失望,換來偶爾的安定和欣喜。
從頭再來從來都不是勇氣,而是常態,當用一份平常的態度來對待所謂失敗,才不會被出乎意料和本來如此兩個詞消耗掉快樂和感動的能力。
如今,我又開始準備面試了,那些理論和條框都爛熟于心,還有一份淡然的心情。
我相信上天會有最好的安排,也相信未來在自己手里。
大學是一段生活的結束,也是另一段生活的開始。
回頭想想這四年,會覺得恍然如夢,但它們都是真的。有一句話這樣說,你如今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很多事情都已經過去,不管是遺憾也好,留戀也罷,終究都是回不去的時光。感謝這么多經歷,感謝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不管是萍水相逢還是神交已久,不管是親密如愛人還是生疏如過客,都感謝。
做結束語的時候總是想去感謝很多,好像只要這樣才能對過去做一個圓滿的告別。現在也是如此,情緒太多落筆唯有謝謝二字。
謝謝我的父母,不僅供我衣食,還讓我能接受好的教育。
感謝老師,不僅教我知識,還啟發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予我陪伴,給我不可復制的那么好的青春。
今后起,執劍出門已是江湖,我將與生活交手,多年之后或許光芒萬丈,或許不復榮光,但我會永遠記住這片土地給我的溫暖和感動。
再見了,我的母校,
愿你越來越好。
再見了,我的青春,
愿你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