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方的雨很少象南方的雨,綿綿的,下一整天,北方的雨大多干脆利落,一陣狂風暴雨,停了。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的雨,我都喜歡。
? ? ? ?從北方到了南方,不習慣它的潮濕,不改的是喜歡下雨天,在下雨天睡覺特別香,伴隨著淅瀝淅瀝的雨滴聲,它就象一首柔美的安眠曲,萬物仿佛都睡著了。
? ? ? ?依稀記得古代詩人喜歡用雨寄情,摘抄幾首:宋代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描寫了一個人年青時聽雨到年老時聽雨兩種不同的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唐代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當時杜甫寫這首詩時,生活安定,心情不錯,所以堪稱美景佳作。記得上學時有一次外面下著瓢潑大雨,約著同學就奔向了雨中, 一路奔跑著,盡情釋放著青春的活力,多年后說起來,她說當時就覺的是腦中一片空白,但心中無比喜悅。我是覺得進入了一個冥想的世界,自由無限。
? ? ? ? 現代戴望舒《雨巷》,描寫著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暗示作者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非常唯美。 ? 瓊瑤的愛情小說里經常用雨的情景來描寫愛情,《秋歌》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愁云淡淡雨蕭蕭,暮暮復朝朝”。用雨寄情,但結局總是美好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又充滿了多少豪情壯志,初心不改。
? ? ? ?下雨天,雨滴象跳動的的音符,引人遐想連篇,雨后的世界干干凈凈,氣味清香,沒有雨,估計文人騷客都會寂寞的,讓我們用雨來寄托更多的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