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會誤解《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中節,謂之和」的含義,以為,作為一個心智玩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這是一個誤解!
作為一個心智玩家,不但不需要壓抑情緒,反而要學會「疏導情緒」,「發掘情緒」。
怎么講呢?
心智玩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看起來,確實是一個非常平和、內斂的人,基本上沒什么情緒。
但是,這種沒情緒的表現,并不是因為壓抑情緒,而是因為不斷進行「沉心、凈心」練習的結果。也就是說,是「心:前意識」變得很純凈、空靈的表現。
因此,為了達成這種結果,心智玩家并不需要去壓抑自己的情緒,反過來,還要懂得「疏導情緒」以及「發掘情緒」。
一、「疏導情緒」
現在才開始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時候,不要害怕自己情緒的暴露、爆發。您只有讓自己的情緒暴露、爆發,才能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情緒,才能刪除這些情緒。
一旦情緒爆發, 比如生氣的時候。記住,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去刪除情緒,這個時候進行刪除,基本上是沒什么效果的。
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當情緒爆發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去壓抑情緒,而是要找個地方,讓自己的情緒抒發出來,讓自己重新回歸平靜。
等自己重新平靜以后,再進行「誠意、正心、格物」的心智系統調整,把「內在意識」調整到最強的狀態,然后,進行「凈心」的練習。
在「內在意識」最強的心智狀態中,「凈心」練習才會有效果。
所以大家記住:在情緒爆發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做「凈心」的練習。這個時候,是「肉體大腦意識」在主導,即使做了所謂的「凈心」,其實也只是在壓抑情緒。
情緒是不能壓抑的!
因為情緒不會因為壓抑而消失,只會「另存為」。「另存為」以后的情緒,依然會影響人的心理、行為,甚至是健康。不少人得了大病、惡病,都是因為這種「另存為」的情緒存多的結果。
所以,一旦發生了情緒,一定要懂得「疏導情緒」!讓內心重新歸于一種平靜。在平靜的基礎上,再進行「凈心」。
二、「發掘情緒」
心智玩家不但要懂得「疏導情緒」,還得懂得「發掘情緒」。
心智玩家除了每天的「定時靜坐」以外,還應該給自己設定一些「反思人生」的時間。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在這個人的內心深處,一定會「另存為」很多情緒。
這些情緒,有的,是我們認為的正面情緒,比如,得了便宜、得了好處以后的情緒;有的,是我們認為負面情緒。,比如,吃了虧,承受了痛苦、委屈以后的情緒。
這些情緒,不管是我們以為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其實都是需要刪除的。
所以,在開始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進行「反思人生」,去發掘那些深埋在前意識中的情緒。
「反思人生」怎么做呢?
把從自己開始記事開始,一直到現在的人生經歷,仔仔細細地過一遍,一件件、一樁樁都過一遍,把隱含在這些人生經歷背后的情緒都重新翻出來,用「心智玩家」的態度、視角去重新進行「審視」。
然后,在這種「審視」中,按照我們「凈心」的方法,把這些的情緒,一一刪除。
這樣的練習,對于一個心智玩家來說,非常重要!
做這樣的練習標志著一個心智玩家,從初步入門,開始走向了真正的「心智系統轉換」。
真正的「心智系統轉換」,并不是用一種新的觀念去替代舊的觀念,也不是用善、好的觀念去替代惡、壞的觀念。而是要讓自己的「第一套心智系統」什么情緒、觀念都沒有!
這種「什么情緒都沒有」的心智狀態,用古代的說法就叫做「空」,我們不用這個「空」的概念,因為歷史上對于這個概念的解釋,玄乎其玄的太多了,容易把大家搞混。
大家把深藏在前意識(心)中的各種情緒刪干凈了以后,會體驗到那種「什么情緒都沒有」的「空」的感受。
做這個練習,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一種挑戰!
我們要放棄那些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喜悅、成功」的情緒,更要面對那些深埋在心靈深處不愿觸及的、不堪回首、見不得人的「痛苦、屈辱、憤怒、丑陋」的情緒。
但是,不要害怕,在「內在意識」很強的心智狀態下做這個練習,并不太困難!
因為,這時的視角是「吾看我」,等于是在看別人一樣,比讓「我」獨自直接去面對,要容易得多。
一旦做完這步練習,您能感受到自己近乎脫胎換骨的「良性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