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枕可以,不要難眠

若能夢鄉沉醉,誰愿午夜獨醒?說的不要臉點,要是能打著呼嚕吵別人,誰愿意聽著呼嚕被別人吵?該睡時睡,該醒時醒,才是最美生活。“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醒我獨醉”,這畢竟是詩,不是生活,最起碼不是主流的正常的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一篇早已動手,只是寫了兩段就丟下的文字。今天剛好看見,就吃頓自己的剩飯,把之前的補完。 )

  10點以后,12點以前。我夾在了今天的尾巴和明天的開頭中間,碾轉反側,睡意全無。我大概也能想到,這個晚上,沒有睡著的還有你,你們。

?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晚上的十點成了魔咒一般的存在。上床依舊,只不過不是去睡覺,反倒是醒來。哪怕在這之前是疲憊想睡的,到了床上也就不那么想睡,或者閉上眼睛一會又不由自主地睜開。我不知道自己是沒有準備好迎接明天,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告別今天,總之,那兩個小時,很少穩穩地睡去。然后就是無休止的刷朋友圈,瀏覽網頁。悠長的孤獨感開始侵蝕自己,翻了個身,沒一分鐘,又翻了回來。

? ? ?有一次失眠,半夜兩點多。空間里看見了一個朋友剛好發了動態,就發了個消息過去,結果朋友立馬回復了。兩個人都失眠了,然后就開始彼此做伴,從天南說到海北,再說到天南。到了早上五點的時候,拖著疲憊說了聲晚安,然后沉沉睡去。那時靈感大發,腦子里劃過一個文藝的句子——“在你失眠的時候,恰好有另一個人也睡不著,然后彼此陪伴,這是一種怎樣的緣分和幸福”。

  有句話大意是成長就是對以往的自己說你是傻逼。果真是這樣,現在再看當時那句所謂靈感大發引以為傲的句子,感覺狗屁道理都沒有。如果現在說,肯定是“在另一個人也睡不著的時候,自己也失眠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與不幸”。雖耍點調皮,換了主語。可真的是不再那么認為失眠有伴是好事。因為越多次的失眠,越能體會其中的感受。若能夢鄉沉醉,誰愿午夜獨醒?說的不要臉點,要是能打著呼嚕吵別人,誰愿意聽著呼嚕被別人吵了?所以,失眠這事,還是留給自己,睡不著的時候,不求別人也睡不著,只盼不要打呼嚕就好,這就夠了。

  可是,失眠終究成了習慣,睡不著的人也越來越多。睡覺的時間拖的越來越晚,“睡毛線,起來嗨”成了晚上的起床鈴聲和戰斗口號。快樂的背后,是隱患還是真開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燈光可以延續光明,黑夜卻一直存在。靈魂游蕩在白天把燈光當做太陽,十二點了還不肯睡去。本該麻木昏沉的時刻,卻變得無比清醒,誰的罪過?孤枕難眠的歲月,或許只是一直缺少靈魂的安眠藥。那么,我們都應該試著在今天的尾巴睡著,也就是說不要超過十二點,在新的一天來之前。要不再遲就是下一天了,然后對你來說,就是每天從睡覺開始,從準備睡覺結束,多少讓人有點悲哀。

  該睡時睡,該醒時醒,才是最美生活。“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醒我獨醉”,這畢竟是詩,不是生活,最起碼不是主流的正常的生活。如果你愿意在別人打呼嚕的時候睜著眼傾聽,也不能說什么,除了佩服就是給你點贊喊加油了。不過,我還是想祝你晚安好夢,因為我怕你和我一樣,是真想睡而不能睡,漸漸的也就習慣了晚睡。

  一個人的日子,大床棉被,孤枕可以,不要難眠。找到自己靈魂的安眠藥,讓它在該打呼嚕的時候不再游蕩,享受夢鄉。

愿讀到這篇文字的人,按時睡,按時起,不打呼嚕,不被呼嚕吵。

—— 兩毛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