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唱好一首韓文歌,是我最近致力于研究的一件事。
最近當選翻譯團的審核員,聽到很多不同版本的翻唱。結合自己的翻唱經驗,我來簡單談談如何翻唱好一首韓文歌。
我們可以把這個話題拆分成三個子問題。其一是如何唱好一首歌,其二是如何唱好一首韓文歌,其三是如何翻唱好一首韓文歌。
1如何唱好一首歌
這件事情由我來講確實有點班門弄斧——這畢竟是歌唱家們一生都在研究的一件事。所以,我只能講幾個我自己的體會。
我自己最深的體會是唱歌一定要練好氣。氣足的話的聲音就比較穩定,氣不足的話聲音就會抖,音量上也會忽大忽小。好的歌唱人員的肺活量都比較大,憋氣時間都比較長,這是因為他們的氣真的很足。練唱歌,練氣少不了。
其實就是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我自己錄歌越久,越發現是自己唱歌都是用嗓子,沒有用到氣——這樣子的用嗓方式被稱為大白嗓。大白嗓的發聲,我自己認為是比較靠前的。它的好處是能在調子不高的時候表現出比較好的聲音條件,但一旦調太高的話就唱不上去了(表現為聲音撕裂等),此外想換假聲時就會有明顯的真假聲切換的痕跡。而用氣唱歌能夠保證從低音到高音都能有著較為完整的、流暢的、一致的聲音。從大白嗓到科學發聲,需要進行數年的科學學習和發聲訓練。但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有條件的話,盡量去學習和貼近的。因為科學的發聲方式(并不僅僅是用氣),不費嗓。
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呼吸要深,這樣氣才會足。嘗試使用腹式呼吸,能夠時你在唱歌的時候聲音更加穩定。
說這么多,不如去多聽聽課。例如,可以去聽龔琳娜在喜馬拉雅中播客中的課程(收費),或者去聽其他免費播客也可以。
2如何唱好一首韓文歌
對于特定語種的歌曲,如果想要唱好,可以分成兩方面,第一就是如何獲得更清楚的更準確的外文發音,第二是如何模仿該地區特有的唱腔(例如韓式唱腔)。
更準確的韓文發音,對于一首歌的韓文表達,無疑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盡量不要去看音譯,因為音譯只是幫我們快速學習一首歌的發音,它并不準確。對于韓文里面的閉口音,還有開口度的多少,是根本沒有辦法用音譯(幾個a e i的字母)來表示的。此外,當你唱歌的時候看音譯而不是看歌詞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去體會這首歌的思想感情,無法把握這首歌的情感,因此可能無法很好的詮釋這首歌。還有,當你看音譯的時候,看到的是毫無意義的一群拼音拼在一起,其閱讀速度是有限的,還不如直接看韓語的速度快。因此,我還是推薦在唱韓語歌的時候直接看韓語歌詞,對于容易弄錯的部分自己可額外標注。
再說一下韓式唱腔。其實我覺得去定義韓式唱腔并不準確,因為就像中文歌一樣,韓文歌有很多種類型,由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歌手去演繹,特點千差萬別的,無法僅用韓式唱腔這四個字來概括。但是你會發現總體來說韓文歌,跟中文歌的發聲方式是不太一樣的。以我經常會翻兩類歌舉例說明。一類是女團歌。他們一般是聲音比較清澈,帶著很強烈的語氣,有些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TT》中的清澈靈動的滑音,還有《Twikkle》中金泰妍從咽喉中發出來的那一種滑音,是在中文歌中很少能聽到的發聲方式。而女團中的高音擔當的part以及solo女歌手的歌曲所是我第二類翻唱的類型,例如lyn的《Destiny》、孝琳的《再見》、鄭恩地《希望天空》,中國大火的選秀歌手張碧晨的各類ost《白芍花開》《年輪》等。這類歌的特點是氣很重,發聲方式比較靠后,共鳴也足,能夠彰顯出非常濃郁的感情。所以你會覺得模仿她們的唱腔不是很容易,因為需要一定的功底。但通過模仿,可以學習她們的用氣方式,情感表達等。所以說模仿的過程就是學習甚至提高的過程。
3如何翻唱好一首韓文歌
這里重點講一下翻唱的部分。
在錄歌的時候,我認為成功翻唱一首歌的要素在于,音準,節奏,音質,感情。排名分先后。
首先音準是一定要把握的。也許我們做不到像原唱那樣用真聲或真混聲唱很高的音,但是至少我們需要用假聲做到同一個音準。不然的話,當你去回放你自己翻唱的歌會發現很輕易地發現,只要音調不準,那一塊兒就顯得非常的奇怪。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我們唱的音準是對的,但是其實可能會差一點。音準問題最容易出現在某個節奏較快的地方(容易忽略某些音的音準)或高音之處(容易唱低)。這都是我們要注意的。
其次就是節奏。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人清唱很好聽,但一跟伴奏就出問題,那他很可能是節奏有問題。節奏太快或太慢的話,回放翻唱的時候簡直太明顯了,節奏不對會大大影響一首歌的美感。有的人會說,一句話首尾節奏對就行了,但其實如果中間唱快或唱慢還是很容易就能聽出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每一個字的節奏都是對的,這就需要我們多聽原唱,反復練習。
然后就是音質。在我審核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人的音質并不好。首先,在中音音域中,一些人沒有放開嗓子,導致自己在最有把握的部分,最有能力去詮釋好一首歌的部分,都不能夠很好地用嗓音表現出來。很多人選擇用假聲,但假聲的聲音小,而且不太穩定,多數情況沒有用真聲去詮釋一首歌詮釋得好。因此,如果原唱在這一個區間也用真聲的話,我覺得我們自己也用真聲去表現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在高音部分,每個人的表現力相差很大。由于年齡、先天條件、后天訓練等因素,導致這每個人能夠唱到的真聲最高音不一樣,而即使唱到最高音,有的人是喊上去的貼近聲音極限,有的人只能維持0.5s無法延長。每個人的假聲音質也會很不一樣,有的人抖,有的人虛,有的人高音失真。假聲最高音也不同,張靚穎能唱海豚音,我們很難。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通過科學的訓練,讓自己的能夠唱到的真聲更加穩定、明亮如龔琳娜。想用假聲表現的時候,假聲跟真聲的銜接越自然越好,空靈如王菲。低音在韓文翻唱中用到的比較少,但在其他歌曲中也常常用到,希望我們的低音也能夠放出來,有魅力如黃麗玲、彭佳慧。
在我翻唱的時候發現,一個女團中的高音擔當往往是歌唱基礎最扎實的,她們的真聲高音不僅能夠比較高,其假聲高音也很好聽。這就是唱歌的功底所在。我將音質放在第三點是因為,即使你的音質不好,若節奏和旋律是正確的,這一首歌也不會太難聽——至少你的耳朵不會發現這些錯誤。
最后就是感情。感情充沛體現著歌手的表現力,是歌手的進階條件。也許我們內心能夠去體會這首歌的思想感情,但唱出來的時候沒有表現這些感情。有的人唱歡快的歌曲和唱難過的歌曲所顯示的聲音幾乎相同,這就說明這個人的表現力有待提高。事實上,歌曲表現力與歌唱技巧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這里我舉一個中文歌的例子,陳冰的《盛夏光年》。第一段就是用的高音假聲,安靜,抒情,但在后面她用的是一種咆哮撕裂的唱法,帶動氣氛,表現出自己的堅定決絕。陳冰去詮釋這首歌的時候,前后用嗓不同,聲音的起伏代表了感情的起伏,那這就是她自己的一個詮釋這首歌的方式,作為聽眾我很認同她這種抒情的方式,確實將這首歌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感情(相比原唱版)。當我們翻唱時,我們可以首先去去聽一下原唱,識別其演唱技巧,然后思考是否去借鑒這個技巧把它用到你的翻唱之中,當然,你也可以使用自己的一個創造表達方法或者其他歌手曾經使用的表達方式(他山之石),這樣的話,你唱的歌,就會有你自己獨特的味道。
這是小清唱2017年的第 2 篇文章
類別:興趣愛好
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