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處事原則,是一種柔性氣場。唯有準備充分,方可從容自得。大家都喜歡用成就、成熟、成長來衡量一個人的階段狀態,而立之年已過半程的我, 確只鐘愛從容的狀態。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是好是壞,不在于時代,只在于你對待她的態度。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又具有如此繁多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處于焦慮、煩躁、忙亂的節奏中。
停下腳步,看看沿途的風景。不是不想慢下來,不是不想看風景,而是TMD根本停不下來,停下來就意味著要落后,就要被時代這趟高鐵丟棄在荒郊野外,錯過了這般列車,弄不好下一班來的確實一輛綠皮車……
從容不是讓你停下來,不是讓你調整放寬心態,而是遇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才會有充足的把握。心里有底,自然從容。
我工作一般、收入不高、相貌平平,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當然也就沒取得過什么矚目的成績或成就。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處事態度的變化,我現在遇事越來越從容,也把事情做的越來越充分。
曾經一度的對自己各種不滿意,不滿意講真就是對自己期望過高,而現實太low??偨Y下來,就是自己對凡事都沒有太充分的積累或準備,沒有準備,就會恐懼,就不會把事情做好,就沒有資格,也就配不上任何所謂的機會。
而當我開始認真的對待比較重要的事物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斷,去選擇,去實踐時。首先,這會把我的恐懼值最小化,會把我的能力值最大化,信心也就這是這么來的罷;然后,因為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同時也會收到一部分肯定認同,這樣又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念;最后,自己更加認可自己,也變得更加從容,從容這種狀態實在是一件非常美妙的感覺。
在讀MBA的一次課程中,老師給我們五天時間,讓我們以五人為一小組的形式,準備一次戰略模擬競賽。因為是半脫產,大家本身都有繁重的工作及工作任務,白天要工作,偶爾還要加班,只能擠出時間完成作業,而這次作業的信息量又很龐大,這對于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周時間不過打個噴嚏的瞬間,我們回到課堂上,開始16輪的戰略模擬競賽,經過2天的激烈競賽,從第一輪開始到最后一輪,整個比賽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以我為組長的我們組每一輪都是第一名,最后也理所當然的是總冠軍。
當然,不過是一個作業,沒什么好炫耀的,只是會有各種同學從頭到尾問我各種不懂的問題,包括最后問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的回答只有一個:如果你們也能在之前準備上投入超過20個小時以上,那么第一肯定是你們,而不是我們,因為作為組長的我比你要笨好多……
從容并不是故作鎮定,是對環境的適應,是對形勢的預判,是對事物的信心,是真的認為自己可以把事情作好的一種態度。保持這種態度,對待凡事都有這種處事原則,那么人的氣場自然會發生變化。這種氣場是柔性的,是可以克剛的,是讓人感到舒服又容易產生信賴的。
因為準備充分,所以從容不迫;因為享受從容狀態,所以必須準備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