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5日不經意間撞入簡書,到現在已已經五十天了,挑戰日更也快四十天了,不知不覺已經寫了11.4萬字了,回望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真的無話不說的一段生活,全是生活的碎碎念。
這段時間其實真的挺忙的,帶的畢業班面臨各種檢測考試,加之工作中人為的多了好多事,忙且心緒煩亂,盡管如此,既然開始挑戰日更,就一定要堅持,這是我的底線,一些事要么不開始,要么開始了就不放棄。
日更,這么久了,最大的感受是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降低了碼字的質量,而最大的利在于生活節奏更緊湊,更規律了。
為了堅持日更,經常是閉著眼睛,逼著自己早起敲字。盡管一直有早起寫字的習慣,但是如果不挑戰日更,心里首先是放松的,隨意的,時間遲點早點沒關系,寫不出來,第二天接著寫也沒關系,可是接受日更挑戰后就不一樣,不但每天必須擠出時間寫,還要保證成稿,能成功發表。
對于我,寫不出來的情況倒不多,反而是經常一發而不可收拾,導致寫出來的文章過于冗長,毫無頭緒,這一直是我對自己文字不滿意的地方。
就自身而言還是希望寫出更精煉的文字,只是還缺乏寫作的技巧,和對文字的把控能力,無法區分出來什么該寫,什么可以不寫。這也是今后在寫字方面希望突破的一個方向。
日更,降低了碼字的質量,為了成功發表,經常會匆匆而就,疏于修改就發表了,這樣碼出來的字難免質量低下。
日更,規律了生活,讓生活的節奏更緊湊了。為了日更常常會一口氣干完工作上所有的事,擠出時間奮斗到深夜,或者再累再困也要黎明即起。
在寫作的日子里,我要說我見過凌晨四點的太陽,也見過深夜每個時段的模樣。
所有人都在沉睡,獨我一人清醒著,一旦有了點靈感,便激動得再也睡不著,除非輸出成文字,否則可謂真的是寢食難安。
情緒如同吃壞的胃,不吐不快。一直有個習慣就是天不亮起床寫字,從一支筆,一個本,到電腦手機敲字,手到擒來,或輕快,或沉重,都要寫下來才安心。
大多時候犯懶,不愿起床,就把枕頭支起,半靠在床頭,用手機日更。
常常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很多時候都寫的不好,只是碎碎念,寫字也讓我常常憶起曾經的美好和傷感,不由得會剖析生活的感悟,人生的成敗輸贏,或者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對于曾經傷心的過往,一些負面的情緒,常常會隨著每個字符的奔涌而出,變得釋懷而放下,不再計較,不再放在心上,即使再想起時,或者再聽到時,也能釋然一笑。
日本作家吉行淳之介曾說過:“寫小說就像在銀座街頭光著身子倒立走路一樣,令人難為情。”
說實在的,喜歡寫作的人寫不出滿意的東西,確實是很不舒服的,尤其是在各種平臺寫字,被人評說的滋味肯定不好,當然虛心學習是必須的,但不中肯的當眾挑剔實在令人難堪。
試著接受別人的挑剔,努力聽取對自己有利的意見,是寫作路上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之前寫日記,絕對要保密,后來在網絡平臺的字都要私密保存,在沒有人能看到的情況下,自己寫字非常的輕松且沒有壓力,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沒有任何的顧慮。偶爾心血來潮之時,也能寫下長長的幾千字,但這種寫字沒有挑戰性,如同坐井觀天的青蛙,太狹隘,沒有長進。
后來慢慢的開始公開寫個心情,日記,友圈,微博的,長期的練習鍛煉,發現寫起來順手多了,只是上網久了,網絡平臺的寫作與自己最初熱愛寫作的初衷越來越遠,盡管自己還是無法接受文字參雜任何利益的思想,但見多了寫得不錯的字后,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自己的水準能夠提高,哪怕一點點也好。得不到肯定的情況下,自我否定都是在所難免,但是當初寫字的熱情卻依然沒有減退。
后來偶爾的機緣發現了簡書寫字,很快被簡書的便利性所吸引,隨時可以修改,自動計數,字數的記錄,都是我最看重的,再一個簡書沒有熟人,可以暢所欲言。
進入簡書,讓我看到了很多的寫作愛好者,他們有的和我一樣才剛開始寫不久,寫下的東西也是稚嫩無趣。但,我們都在堅持,堅持心中的那份初心。有些人是為了未來夢想,有的為了取悅自己,有的為了自我成長……不管何種目的,在簡書相遇,也是種不解的緣分。
在公開場合寫,不僅可以鍛煉自己,還可以從優秀的寫作者身上學習各種寫作技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面對并改進。
盡管有時候感覺寫得很凌亂,不知道自己都寫了啥,但還是拼勁全力繼續寫完,堅持每次都能達到上千字,目前只求量,不求質。也許這并不能帶來什么,但能夠堅持也算是一種自我的肯定。
很多的輸出都需要輸入為前提,沒有輸入哪來的輸出,所以簡書日更,讓我更加急迫于讀書,多讀書真的很重要。
另外,日更開拓了我的心胸,讓我變得豁達,日更開拓了我的視野,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日更讓我的心緒變得淡然,不再計較,不再妄想;日更,讓我更加迷戀上了獨處的光陰,減少了生活中不必要的煩惱;日更也讓我發現自己知識的淺薄,和不斷學習的重要性,更讓我懂得了讀書的好處;日更也讓我更加依賴書本,迷戀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看書,看別人的文章,這些都增長了我的見識,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而我繼續在路上。